儿童心灵健康,这些知识要知道!

10-11 09:05  

人的一生中,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出现相应的精神卫生问题,而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健康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孩子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我国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儿童青少年整体心理障碍流行率为17.5%,处于世界中等水平,并且有不断低龄化的趋势。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乎一个家庭,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未来发展,我们对其需要更多的关注。

儿童青少年

心理健康的标准 

通常我们把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归纳为:智力正常、情绪的稳定性与协调性、较好的社会适应性、和谐的人际关系、反应能力适度与行为协调、心理年龄符合实际年龄、心理自控能力、健全的个性特征、自信心、心理耐受力。

常见的

 儿童青少年精神卫生问题   



儿童青少年受到遗传、家庭环境、学业压力、同伴关系、社会竞争压力、早期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主要包括:

01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患儿多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兴奋、易激惹、易冲动、不能保持静坐的状态、小动作多。

02 焦虑症与抑郁症

焦虑症的患儿通常会表现出生理上的不适,没有原因的恶心、头痛、胃痛,并且会出现无缘无故的担心、感觉不安或入睡困难。抑郁症的患儿通常表现为明显的情绪低落,对平时喜欢的事情失去兴趣,不吃饭或暴食、失眠或多眠。

03 创伤后应激障碍

孩子遭受创伤事件(如身体伤害、虐待、意外或家庭矛盾)后产生,并可能导致强烈的恐惧和压力反应。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儿多表现为情绪异常,恐惧、愤怒等情绪无法自控;会回避与创伤事件相关的人、物品和地点,并拒绝谈论此事;可能出现夜惊、失眠等问题。

04 精神分裂症

大多表现为孤僻、退缩、冷淡,与亲人及小伙伴疏远或无故滋长敌对情绪。表现出思维混乱、幻听、幻视、妄想、情感淡漠、社交困难。

精神疾病是可防可治的 

精神疾病主要影响人的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活动,因此患者容易因发病而做出自杀、自伤、伤人毁物、肇事肇祸及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对自身及他人都存在潜在的危害性。此外,精神疾病病人长期的治疗疗程、巨额的治疗费用,照顾者不能正常工作,造成家庭巨大的人力和经济负担,影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积极防治精神疾病的发生,成人的精神疾病往往与儿童青少年时期的精神障碍有关。在儿童青少年期间就应积极预防情绪“感冒”。

首先儿童青少年应保持乐观、开朗、豁达、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不过于追求完美;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均衡、定期运动、合理作息;发展兴趣爱好、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遇到情绪困惑可转移注意力,增强体育锻炼,也可寻求家人、朋友、老师的帮助,以保持和促进个人精神健康。

其次家长应与孩子共同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维持和谐的家庭关系,有助于增强孩子心理安全感。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要适度,用发展的观点来审视和引导儿童青少年。不过度的指责和辱骂孩子,不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学校是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要把形式多样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最后,怀疑自身存在精神疾病,要尽早去医疗机构接受咨询和正规的诊断与治疗。精神疾病已有有效的治疗药物以及心理治疗和心理社会康复方法。通过规范化的治疗,多数患者可以治愈,以维持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能力。

每个人在一生中,总会碰见各种精神卫生问题。重视和维护自身的心灵健康非常重要。我们要做自己内心健康的守卫者,希望大家能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成长道路上的荆棘,守卫健康心灵,创造美好生活。

来源:卫生监测检验防护所、湖北疾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