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见到十几年未见的亲人,实在是太感谢你们了,你们就是我的救星……”近日,广水市救助管理站成功帮助一位流浪乞讨人员找到了亲人。
这仅是市救助管理站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在广水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指导下,形成了协调有力的救助管理体制和规范高效的工作机制,建立了流浪乞讨救助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据悉,今年前三季度,我站共救助400余人次。市救助组管理站工作人员始终担当、守则,积极探寻与倾听这座城市中微弱的声音,救援和帮助意外陷入困境的人员,让流落街头无家可归的人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一、常态化开展街面巡查和救助
我站工作人员积极分工,组成的常态化街头主动救助车巡人巡队伍,穿梭于广水市的大街小巷,负责对辖区内人员聚集较多的重点区域、重点道路和主要场所以及城郊接合部流浪乞讨人员的巡查、劝导工作,劝其进站受助或返乡。对不听劝导的流浪乞讨人员,告知流浪救助政策,采取跟踪劝导等方式对其进行持续救助服务;对需长期跟进的流浪乞讨人员,开展个案服务。
我们通过街面巡查备勤、走访调查,摸清主城区内露宿街头人员,特别是流浪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情况,编制了流浪地图,制定个性化的救助方案。”市救助站负责人贾站长说,以“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等专项行动为契机,做好暑期、汛期、寒冬等极端天气巡查救助工作,还积极探索临时救助的方式。
二、全社会营造“发现、报告、救助”的氛围
广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流浪乞讨救助工作,民政局、公安局、城管局、人社局等责任部门协同联动,街道、社区、派出所等基层单位全力配合,多主体联合、共同参与的全方位常态化街头主动救助模式,成为我市主动救助服务的一大特色。
“遇见流浪乞讨人员第一时间拨打救助热线027-6413227”,通过持续开展社区宣传、政策宣讲、重点人群分发宣传资料等方式,让包括街面摊贩、环卫工人、的士司机等社会面人都熟知救助热线。近年来,市救助管理站积极开展宣讲会,发放救助宣传手册、倡议书等宣传资料近千余份,在全市形成了一个共同关注、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氛围。
近年来,广水市救助管理站在救助中不但“兜底线,救急难”,在保障流浪乞讨人员基本生存权益外,更注重其心理建设、多元发展需求的回应,让广水这座城市更有“温度”。
(通讯员:熊凡 邓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