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广水|记者乡村行(53)】关庙镇永兴村:“旧貌”换“新颜” 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09-14 21:11  

崭新的民居错落有致,山坡上的核桃树郁郁葱葱,田地间旋耕机机声隆隆……仲秋时节,走进关庙镇永兴村,目之所及,碧水环绕,花树点缀,田园似锦。

激发群众内生力,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据了解,永兴村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坚持“共同缔造”理念,充分发挥群众内生动力,将房屋拆旧建新自主权交给群众,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群众参与建设的热情持续高涨。近年来,在驻村干部的支持下,整合各类资金50万元,大力整治冯家湾、熊家湾两个自然湾人居环境,公路扩宽4.2公里,新建厕所4座,整修塘堰6口,绿化栽树1400棵,群众主动拆除废弃猪圈牛栏6处,村庄环境也实现了“旧貌”换“新颜”。

家住冯家湾的沈文兰对人居环境整治非常支持,每次“拆旧建新”行动她都抢着参加。“现在,走在村里,道路干净、庭院整洁、河水清澈,住起来确实舒服。”沈文兰说道。

发挥社会群策力,产业发展不断加强

“永兴村自然资源丰富、风景优美,我们要乘势做好宣传”“村庄不光要打造漂亮、有特色,产业也要跟得上,要转化成老百姓看得见的经济效益”......为加强产业发展,永兴合作公司董事长涂红刚每月召开产业研讨会收集“金点子”,让大家围绕产业发展建言献策、集思广益。

近年来,永兴村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兴村富民的“一号工程”,引进返乡能人邓祖保发展种植产业,通过合作公司流转土地1500亩,建立千亩碧根果基地,探索土地“分片”、管理“分户”、收入“分红”、利润“分享”的“四分”管理模式,让村民更深入地参与其中,享受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基地年收入达200万元,常年带动贫困户务工30余人,年支出工资40万元,实现公司与农户“双赢”。

该基地负责人邓祖保介绍,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深入挖掘碧根果多元价值、多重功能,谋划开工建设碧根果深加工产业园,把碧根果枝做成高档家具,把碧根果分心木做成袋泡茶,把果壳做成活性炭。将产业链做长,附加值做高,形成种植有规模、品种重优化、产销一体化的特色产业布局。

注重示范引领力,乡村文明不断提升

永兴村常态化开展“五星家庭”“文明户”评比,以“积分超市”为支点,将美丽庭院、和谐家庭、志愿活动等内容纳入积分激励类别,通过“正能量”积分行动、“营造典型促提升”行动,调动群众参与村内公益事业的积极性。对参与黄赌毒、违反村规民约等不良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制,利用制度规范村民不良行为。村民以行动换积分,以积分转习惯,以习惯化新风,通过“小积分”激发乡村治理大活力。

“永兴村将进一步充实超市物品的种类,吸引更多的村民参与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内在动力,在润物细无声中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大格局,进一步增强了村民对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凝聚了集体向心力。”永兴村书记涂红刚说道。


“这些年,村里发生了很大变化,道路干净整洁,房屋错落有致,而且增加了不少致富产业。”陈秀敏说道。昔日的贫困村,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阔步前行。

通讯员:蒋东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