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助力乡村振兴 教育共筑美丽未来——武大学子到广水关庙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

07-26 11:1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响应国家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的号召,7月17日——7月21日,武汉大学清源志愿服务队一行10人来到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关庙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

提早筹划,整装待发

活动开始前,共青团武汉大学团委对出行对队员们展开了线上的安全培训,强调了有关出行安全、饮食安全、疫情防控等重要内容,为开展一场安全高效、服务乡村的志愿活动做了充足的准备。

2023年7月17日下午4时许,武汉大学清源志愿服务队顺利抵达广水市关庙镇。稍作休整后,团队成员来到镇上,同当地居民展开沟通交流,对当地居民的水资源保护意识进行了初步了解。随后,团队成员来到镇中心小学参观,熟悉当地的教学环境。此行让队员们对关庙镇的基本情况有了大致了解,为后续实践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地调研,倾心为乡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7月18日起,实践团队开始了实地调研之旅。队员们兵分两路,一路在关庙镇走访调研,探访住户,通过发放纸质问卷和口头采访的方式,了解了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的基本情况,收集了翔实的信息;另一路到关庙镇上的商户和居民家中收集自来水水样共15份,并采取冷藏储存的方式进行保存,后续将送往专业机构进行水质检测。

7月19日上午,实践队队员在关庙镇团委干部的带领下采访了关庙镇水利站站长。站长向队员们详细介绍了关庙镇自来水公司的运行机制、关庙镇的供水来源、水质状况和居民反馈渠道等具体情况,为队员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7月19日下午,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关庙镇污水处理站,在污水处理站工作人员的介绍下,实践队队员对当地的污水处理程序、污水主要来源、污水处理标准等相关情况有了深入了解。

情系教育 根在基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7月20日至21日,实践团队开始了义务支教之旅。队员们立足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育人的初心,依托队伍多学科知识背景优势,细化课堂水主题教学流程,为学生们打造了六节极具特色的公益课堂。

课堂主题紧紧围绕水资源保护,包括科学知识普及、文学素质教育和美学素养提升三个部分。其中,科学知识普及以简单污水净化实验为载体,向学生普及了有关水循环、水资源分布及保护、水污染与水安全和水的净化等专业知识,旨在培养学生关于水资源保护的科学素养;文学素质教育则以有关水的文学作品为依托,通过多种游戏形式,寓教于乐,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美学素养提升则以欣赏有关水资源保护的艺术作品为驱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其独立创作有关水资源保护的宣传画。

用真心换真心,以爱心护童心。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他们认真的态度和童真的笑脸也深深打动着每一位队员。课程结束后,队员们给孩子们留下了真心的祝福和寄语。希望为期两天的支教活动可以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孩子们的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激励孩子们刻苦学习,报效祖国!

脚上有泥土,胸中有情怀。“三下乡”社会实践已接近尾声,但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必将永远延续。在本次活动中,清源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们深切体会到了实地调研的重要性。青年一代的才气、正气、朝气必将汇聚成吹向乡村广袤大地的浩瀚新风,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青年力量!(通讯员 陈斌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