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
近年来,广水市始终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紧紧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持续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努力营造“近悦远来”的良好人才生态,全力打造“尊才、爱才、惜才、用才”的良好人才环境,为广水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广纳英才,拓宽引进渠道
昔日贫困村,如今遍地金。走进广水市吴店镇楼子湾村,道路整修一新,庄稼长势喜人,一幅山水田园画卷渐次展开。
2020年,楼子湾村能人黄勇返乡创业,采用直采直销、“公司+农户”、订单农业等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农村电商。
次年,楼子湾村合作公司成立,黄勇受邀担任总经理。他将本地牛羊肉、云雾米、生姜等多种特色农产品搬到线上售卖,销售火爆。在黄勇的带领下,去年楼子湾村合作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多万元。
近年来,广水市以乡情为纽带,搭建“三乡英才联盟”,组织召开乡贤回归大会2次,吸引100多名乡贤返乡投资兴业,总投资超过4亿元,其中24人参与创办乡村合作公司,12人入股乡村合作公司。
为进一步扩大人才规模,2022年12月,广水市出台首部人才支持政策——《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助力冲刺百强县市的若干措施》,最高40万元的购房补贴、最多每年2.2万元生活补贴等一批诚意满满、干货十足的引才惠才政策落地落实。
该市搭建就业创业信息联络平台,成功引导959名高校毕业生、1018名返乡人员来广就业创业。积极对接省市级人才专项,争取14名“科技副总”、博士服务团等专家人才到广水市服务。深化市校企校合作,开展校地校企“双走进”活动18场次,与湖北理工学院达成战略合作,签订《共建科研合作和转移转化中心协议》,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达成合作项目26项。
贴心服务,涵养发展生态
“创业艰难,但广水的一系列创业就业支持政策让人暖心。”近日,广水市应山街道富美格布艺负责人邱盼介绍,她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经营窗帘销售。2019年,她享受了大学生一次性创业补贴5000元,之后又连续享受了3年大学生房租水电补贴,共5.9万元。2020年还申请到创业担保贷款15万元,解决了发展的资金压力。
近年来,广水市积极落实各项大学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全面优化创业环境。积极落实创业担保贷款,解决大学生创业资金困难。大力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积极落实大学生房租水电补贴和一次性创业补贴政策。
该市推出多种融资产品,发挥金融资本对人才创新创业的支持和保障作用。2022年以来,共发放“青创贷”3435万元、大学生创业贷款300万元、创业补贴21.62万元,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2290万元。
该市建立人才信息库,入库各类人才4817名,为人才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深入开展“人才服务月”“我为人才办实事”活动,为167名人才提供子女入学、家庭就医等便利,划转预留119套周转房保障人才住房需求。搭建人才沟通交流平台,召开企业家、政银企座谈会5场次,举办青年联谊活动2场。开辟宣传专栏,大力宣传人才工作方针政策,集中宣传30名优秀人才典型事迹,评选第三届“广水工匠”10名,组织第十二轮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评选。
精准赋能,激发人才活力
“不久前我参加了高素质农民培育班,系统学习了农业政策法律法规和先进生产技术。”广水市李店镇张扬村党支部书记黄春生说。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智力基础。近年来,广水市深化“三乡工程”,以人才振兴支持乡村合作公司发展,强化政策创新和落实,促进人才等各类发展要素向乡村流通。着力培养乡村本土人才,健全以需求为导向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强与涉农职业院校合作,推广“互联网+”“工学一体化”等新型培训方式,全力培育一批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基层农业技术员、农村实用人才、新型职业农民。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点,该市积极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助力企业壮大人才规模。“企业新型学徒制”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院校参与,企业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充分发挥企业培训主体作用,促进企业技能人才培养。
紧扣实际、针对需求,广水市大力实施精准赋能行动。围绕技能人才短板,举办职业技能竞赛、劳模工匠名师带徒等各类技能培训活动;聚焦农村人才弱项,培养“一村多名大学生”学员135名,储备大学生村医510人,培训高素质农民1876名;瞄准文旅人才成长需求,推动制定文旅人才成长支持政策,推动各类人才齐头并进、相互成就。
“以才引才、借力借智效果初显,人才‘朋友圈’不断扩展。”广水市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市将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开放的政策,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构建区域性人才高地,为广水冲刺百强注入新动能。
随州日报特约记者 温文雅 通讯员 邱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