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业强国建设,多次强调“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在农业产业化深度发展的当下,她一如既往的坚持初心,立足乡村基层,深入发展农副产业,她既是传统农民,也是新型农人,她主动承担了一名政协委员的社会责任,成立起农业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助力农民增收增产。她就是广水市政协委员,广水市幸福田园专业种植合作社社长刘霞。
2015年,刘霞夫妻二人在陈巷镇刘岗村成立广水市幸福田园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包括果蔬、稻虾、水产在内的种养殖产业,展开旋耕、育秧、收割集于一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助农生产、扶农助困、带农共富是他们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目标,也是为之努力的信念所在。
助农生产,“育秧工厂”种出幸福生活
水稻是农民的第一生命。自2015年来,以刘霞为主的合作社一直专注于水稻种植,在播种上推广农业机械化,在选种上应用优良水稻品种,并不断提高技术标准与生产效率,从而使水稻增产提质。
2015年春,广水市幸福田园合作社投资120余万元,流转刘岗村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土地1800余亩,兴建了标准化集中育秧大棚20座,可供应2000亩稻田的优质秧苗,购买了农业机械20余台,基本达到了机械化作业的全程覆盖,合作社的农机在闲时还可租借给村民们使用,修建育秧种植基地一座,基地既可以保证机械设备安全可靠地停放,还可以使生产作业更加便利快捷。
2016年与2017年,合作社增加投资,增购部分机械设备,进一步完善农业种植机械化、现代化的装备程度,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同时争取并实施了国家农业部万亩水稻高产创建项目,主推“广两优476”优质稻。项目选址在陈巷镇刘岗村、梧桐村核心区,面积800余亩。通过实施“统一购种、统一育秧、统一合理密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机械收割”等“六统一”种植技术,获得了亩产达630公斤的好成绩。
扶农助困,果蔬大棚带动群众就业
2017年初,幸福田园专业合作社顺应美丽乡村建设的号召,筹备资金兴建了一座集现代化农业、观光农业等于一体的综合生态园(农场),利用现有自然条件,充分将粮食、林果花卉种植、水产畜牧养殖、休闲观光、垂钓采摘等融合起来,改变传统种植模式,为合作社创收增效,并在村内起到了示范引领带动作用。阳光玫瑰葡萄,草莓采摘,稻虾连作,水产养殖等经济农副作物给合作社带来了切实的收益。
综合农场建起来了,刘霞也没忘记回馈乡里,带农共富,2015年至今,安置就业或扶持自主创业贫困对象19户;前后共捐资约20余万元,参与兴建维护道路约5公里,垃圾收集池10座,泵站、水利沟渠、电力延伸若干,植树造林面积约20亩3000余株,并不定期资助留守老人、重大疾病患者。
2023年,合作社还将响应市政府、市农业局号召,申报1000亩水稻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区创建项目,种植高品质优质稻。下一步,合作社将继续扩大投资,完善改进各项基础设施,提高技术标准与生产效率,改变过去盲目追求高产量的格局,向质量与数量并重的方向迈进,力争将合作社的农业产业板块做大做强。
带农共富,农业合作社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人才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推力,是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的有力保障。刘霞自2015年回归乡村,成立广水市幸福田园专业合作社以来,积极参与到粮食生产先进技术应用、机械化生产、核心示范区建设、香稻种植推广等项目建设中,为刘岗村产业发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2018年,合作社参与广水市水稻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区建设,成为全市15个参与该项目的成员之一,并最终凭借合作社自身实力与优势入围5个核心项目成员之一。该项目主产地设在广水市陈巷镇刘岗村,刘岗村地势平坦广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有力的保证了项目的创建与设施。虽然2018年旱情严重,但通过合作社精心组织、合理追加投入、全员参与抗旱保收,最终在大旱之年取得平均亩产665公斤的优异成果。
一直以来,刘霞始终秉持着推广应用新技术,使之在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理念,通过改变传统种植、养殖模式,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影响带动了大量农业从业人员,使他们改变了传统落后的思维与认知,进而相信科学种植、机械化作业所带来的改变与实在的显著效益,从而带动农民共同致富,进一步让农业发展壮大。(通讯员: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