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广水|记者乡村行(16)】广水:蓝莓喜迎丰收季 小浆果变身“流量果”

05-27 10:28  

美味“蓝”不住,丰收绘“莓”景。初夏时节,十里街道观音村300亩蓝莓喜迎丰收,进入上市尝鲜季。众多市民闻讯而来,在现代农业与乡村休闲旅游融合发展的产业链上体验采摘乐趣,品尝丰收的喜悦味道。

经过前期雨水的滋润,观音村蓝莓生态园内郁郁葱葱。绿叶掩映间,一簇簇饱满圆润、色泽鲜亮的蓝莓果挂满枝头,颗颗圆润饱满,色泽鲜亮,新鲜诱人。

成熟多汁的蓝莓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采摘,他们趁着天气晴好,带上家人、约上好友,三五成群穿梭在果园里,边采摘边品尝,赏初夏田园风光,享生态游玩乐趣。一眼望去,翠绿果园、宝蓝果实和一张张笑脸,绘成生态果园中一幅幅生动隽美的图画。

观音村蓝莓生态园运营总监  聂丰:“我们现在的品种有奥尼尔、绿宝石,还有莱克西、密斯提,主要是这四个早熟品种,一直能采摘到6月底。星期六、星期天来的人会多一些,大概每天有四、五百人。”

蓝莓富含花青素,对延缓衰老、保护视力有着很好的功效,是大众喜爱的天然健康水果,素有“水果皇后”“浆果之王”的美誉。自5月初,观音村生态果园里的蓝莓逐渐进入了盛果采摘季,今年预计产量可以达到6万斤左右,比去年增长了一倍以上。

观音村蓝莓生态园主管  江斌:“今年的产量预估在5到6万斤,销售方面我们在抖音、电商上面销售。然后线下组织采摘,主要针对一些团体的销售。”

果园里,除了体验采摘乐趣的市民,还有不少被观音村乡村合作公司聘请来的田管人员。她们巧手翻飞,熟练采摘下一颗颗成熟的蓝莓,放进竹筐,及时送往分捡车间,再经过挑拣、分装等程序,包装成礼盒,以每斤60多元的价格抢鲜上市,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广销全国各地。抢手的观音蓝莓既给果园带来人气,也带动了周边乡村餐饮、民宿等旅游产业的同步发展,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流量果”。

蓝莓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观音村知名度的提升,也为当地农民带来可观的红利。依托乡村合作公司,观音村进一步明确了“农文旅产”融合发展之路,立足当地生态优势,优化产业布局,把“蓝莓+采摘”“蓝莓+旅居”作为载体推动农文旅产项目发展,逐步形成了规模种植、休闲采摘、预冷保鲜等较为完整的蓝莓产业链条,联农带农吸引当地农民进入各个链条务工增收。

广水市创新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 杨前志:“这是2900块钱,这是你这个月的工资。”

采摘农民:“我每天在果园里摘蓝莓、除草、疏梨子果,树桃子果、套袋,每个月月薪两三千。”

5月25日,是观音村乡村合作公司——广水市创新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发工资的时间,公司财务人员拿着花名册,为100多名务工农民一一发放上月工资。

广水市创新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 杨前志:“在这里务工的是109个人,一个月发了十三万四千多块钱。我们最高的龚秀华一个月有4960元,还有陈火英4200元,我们这儿还有的人干一天,有的是80元,有的是100元。”

眼下,观音村正与广水融媒合作策划蓝莓采摘节,广邀各地游客以莓为媒、以莓会友,共享“莓”好丰收时光。同时将围绕蓝莓规模种植、休闲采摘、品牌营销、包装物流、观光旅游等链条,持续建链强链补链延链,不断拓宽“农业加”“旅游带”“产业促”的发展路径,将观音村生态之村、产业大村、旅游名村的名片越擦越亮。


广水融媒体:郑伟    通讯员:钱显荣

责编:宁慧艳

审核:陈春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