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广水市关庙镇三合村蓝莓种植基地,一垄垄嫩绿的蓝莓苗随风摇曳,三五村民穿梭期间,有的忙着补种新种苗,有的在铺防草布。
“蓝莓是平行根植物,养料很容易被杂草夺走。铺设防草布能够有效抑制杂草生长,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湖北瑞轮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张永刚从事蓝莓种植10余年,是名副其实的“田秀才”。
蓝莓口感酸甜,富含维生素C,被誉为“浆果之王”,受到消费者普遍青睐。“公司种植蓝莓采用逆向思维,先挖掘痛点、弱点,再谋划种植。”张永刚奔赴湖南、安徽、浙江等全国6个省市考察,着力寻找市场缺口和合适种植区域。
考察一圈后,张永刚发现蓝莓种植痛点是销售,弱点是采摘期短、货架期短;云南、青岛、东北等地蓝莓上市时间各不相同,广水市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种植特定品种,蓝莓5月到6月上市,正好补上市场空窗期,且果子果粉厚、货架期长”。
张永刚遂多次赴广考察,看中了关庙镇三合村的一处坡地。为争取产业落地,关庙镇镇、村两级干部,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大会,组织30多位代表外出考察学习。回来后,大家一致认定“可以搞”“有搞头”。
说干就干。三合村村干部包户到人、挨家挨户“做工作”,一周内成功流转300亩山地。湖北瑞轮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带领村民,不到3个月完成平地、起垄、水利设施建设,种下4万多株蓝莓种苗,同步解决基地水电路问题。
被三合村村“两委”效率和诚意打动,瑞轮公司在原计划投资3000万元的基础上,追加投资2300万元,流转荒坡2000亩,种植蓝莓、柑橘等。“基地蓝莓目前种有云雀、法新和L系列3个品种。首批种植的蓝莓预计明年挂果,盛产期亩产约750公斤。”张永刚信心满满。
底气何来?张永刚介绍,传统蓝莓种植是在原地挖沟、挖穴,蓝莓生长周期长,果子盛产时间短。张永刚采用基质栽培方式,拖来东北黑土、本地黄土、羊粪、蚯蚓粪、花生壳和珍珠岩,充分搅拌后,将种苗放在标准模具中种植,蓝莓种植基地在坡地上起垄,不怕淹涝,便于充分吸收阳光和后期采摘管理。
瑞轮公司修堰塘、建蓄水池、购置全套自动化设备,对基地进行智能水肥一体化管理。净化过的水体,经过有机质、酸碱调节剂、微量元素配方的料桶混合后,通过主管打到田间各个管道,使水肥能够精确到每一株苗的用量上,减少浪费和污染。
“除了在机房控制,智能灌溉控制系统还能在手机上远程控制。”张永刚介绍,基地中竖立的电子接收器接收到手机发出的指令后,通过电磁阀打开开关进行滴灌,“还能自动定时,控制滴灌时间和时长”。
用上高科技后,几百亩的基地日常管理仅需3人,村民孙国华便是其中一人。孙国华去年返乡,前期在周边打临工,起早贪黑。基地兴建后,孙国华凭借水电安装的手艺,到基地务工,负责水电等技术管理,每月有三四千元的收入。“活儿不累,既能照顾到家里,又能在家门口务工,以前想都不敢想啊。”孙国华说。
作 者:刘冬、程淇、宋 蓓
实习编辑:秦贤龙玉
审核:陈春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