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公安交通管理局发文通报“荆楚交警之星”获得者,广水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武胜关中队中队长黄远波榜上有名。
人物简介▲▲▲
黄远波,现任湖北省广水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武胜关中队中队长。他守护“雄关”24年,先后获评湖北最美警察、荆楚交警之星、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等称号,荣立个人一、二、三等功各1次。
人物特点▲▲▲
扎根基层,心系安全,107国道湖北广水武胜关的“守护神”。
人物心声▲▲▲
甘当道路交通安全“基石”,铺就群众出行“平安大道”。
大众点评▲▲▲
黄远波爱岗敬业,以队为家,创立了“3456”工作法,使辖区交通事故逐年减少。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一名共产党员、人民警察的初心,一个让党组织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好警察,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广水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大队长 张存桥
黄远波与辖区群众打成一片,经常送安全、送温暖到群众家中,积极为群众解决安全难题,他是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好交警,我们为他点赞。
——广水市武胜关镇孝子店村村民 马绍国
黄队长对我们企业的诉求是有求必应,进企业搞交通安全宣传,破解企业运输难题,为这样的好队长点赞!
——华鑫冶炼厂行政主任 陈金俤
巍巍武胜关,湖北北大门。武胜关位于鄂豫两省交界,地处大别山、桐柏山之间,贯通南北、途经6省的107国道跨关而过。
107国道武胜关路段地形复杂,坡陡弯多,易发交通事故,被当地群众称为“死亡线”。
武胜关下,驻守着一支被誉为“雄关铁警”的公安队伍。这就是湖北省广水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武胜关中队。
作为武胜关中队的带头人,中队长黄远波镇守“雄关”24年,带领队员将昔日事故多发的“死亡线”变成安全畅通的“平安道”,创造了107国道广水段无较大交通事故、无车匪路霸案件、无交通堵塞的好成绩。黄远波荣获湖北最美警察、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荣立个人一、二、三等功各1次。2022年5月,他被授予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称号。
“死亡线”上踏出平安大道
1999年,107国道创建全国平安大道。交通事故高发的武胜关,成为必须攻克的“硬骨头”。
为此,广水成立武胜关交警中队,抽调10人驻守“雄关”,全力整顿交通秩序。
31岁的黄远波和战友们打起背包,来到离家40公里外的武胜关,担负起42.3公里国道线和2个乡镇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蜿蜒的国道旁,草木丛生,人烟稀少。他们租住当地老百姓的民房,白天在路面巡逻、纠正违法行为、排除事故隐患,晚上伴着蚊子嗡嗡声入睡。
“白天腿要走断了,嘴巴说干了,晚上熬夜写材料,蚊子咬得睡不着,又长期不能回家,身心疲惫。”连续5个多月没有回家一次,昼夜坚守在国道上,几个月后,黄远波有点想打退堂鼓。
父亲为他鼓劲:“干一行爱一行,做就要做到最好。”
“人活一张脸。在部队,要保家卫国;在地方,要为民造福。”历经军营淬炼的黄远波下定决心,选择坚守,一干就是24年。
不论严寒酷暑,黄远波同战友们坚持24小时值班巡逻,并摸索出一套“3456”工作法——
——狠抓固定守点和流动巡逻、高峰疏导和低峰纠违、网上情报制导和网下精准查控相结合的“三个结合”,确保国道二十四小时不失控,促使道路交通秩序根本好转。
——坚持送法规进乡村、送安全给司机、送客车安全过境、送温暖给群众“四送连心”活动,提高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密切了警民鱼水情。
——落实一辆警车、一辆勘查车、一辆吊车、一辆救护车、一辆施救车的“五车联动”抢救工程,快速救援,提高交通事故快速救援能力,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建立指挥疏导队、撒盐融冰队、抢修病车队、应急拖车队、吊车施救队、服务保障队“六队联勤”机制,提高道路交通疏导能力。
“3456”工作法在实践检验中彰显威力。107国道广水段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逐年下降,从最高峰60多人降至个位数,昔日的“死亡线”成为平安大道。
真情爱民与群众心贴心
1987年,19岁的黄远波入伍,在人民大会堂和毛主席纪念堂执勤的3年,让他牢牢树立“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人生信条。
退去军装,穿上警服;戎装更换,初心未变。
守关24年,黄远波把驻地当故乡、把群众当亲人,为危困群众排忧解难,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鱼水情谊。
每到节日,黄远波都会自掏腰包去看望辖区的烈士后代、五保户、困难群众。92岁的马锡山老人是烈士后代,一家人仅靠其儿子种田维持生活,经济非常拮据。黄远波在征得其家人同意后,在武胜关顶一空地帮助马家人建起洗车点,为过往车辆洗车、加水降温,既方便了司机,又解决了马老一家人的生活困难。
“一到刮大风下大雨,黄队长就会过来看房子结不结实,有没有困难。在交警队的帮扶下,我们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五保户老人马绍国说。
真心换真情,爱民赢赞誉。在武胜关中队荣誉室里,“交警显神威、一心为人民”“警民携手、共筑和谐”等锦旗挂满墙壁。墙上挂不下,众多锦旗被叠起。在一摞摞锦旗中,一面写着“大救星、及时雨”的锦旗让人印象深刻。
2016年,来自河北石家庄的桂延林夫妇开着三轮车到湖北旅游。经过107国道广水段时,60多岁的桂延林犯病了,躺在车上坐不起来。黄远波巡路途中看到这一幕,赶紧上前询问情况,开车把夫妻俩送到最近的医院,并垫付了2000元医药费。
老人病好后,主动找到黄远波送上一面写着“大救星、及时雨”的锦旗,并把垫付的2000元还上。见老两口经济条件不太好,黄远波只收下了锦旗,2000元给他们当作回家的路费。
24年来,黄远波为群众排忧解难1200余次,帮助国道沿线18位孤寡老人解决生活困难,资助25名贫困学生重返校园。沿线群众说:“有这样爱护群众的交警,我们没有理由不支持他们的工作。”20多年来,沿线群众见到各类交通事故,主动报警300多次、抢救伤员180人。
敢啃“硬骨头”的战疫尖兵
2020年,一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打响了,黄远波带领一班人,不畏“疫”染,南征北战,风餐露宿,昼夜坚守50多天,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疫情防控“硬骨头”。
抗疫期间,他带领队员转战四地,哪里有危险,他们就赶到哪里,哪里有困难,他们就出现在哪里。1月26日大年正月初二,他带领10名队友,率先来到麻安高速广水入口设置卡点,对上高速的车辆进行劝返,防止疫情向全国蔓延,每天劝返机动车1000余台、司乘人员3000余人次。当时群众不理解,又急于出城,情绪很大,争吵、谩骂、斗狠时有发生,他们都耐心细致的做好解释工作,安抚好群众的情绪,用两天时间理顺卡点工作,移交给兄弟单位,又立即赶到210省道平靖关设卡。
1月29日,他带领队友奉命赶到八里岔设卡,在那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坚守一个多月。
3月2日,他临危受命,带领队友再次到麻安高速广水入口固守,那里情况复杂,人流车流量大,容易造成交通堵塞,他立即优化工作措施和操作流程,对符合放行条件的立即放行,对不符合放行条件的坚决劝返,迅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通行速度,堵塞了防疫漏洞。每天检查过往车辆2100余台次,筛查各类人员6000余人,没有放错一车一人。
抗疫期间,黄远波没有休息一天,每天坚守十多个小时,排除了7个疫情隐患,为群众排忧解难32人。他们的事迹被《人民日报》客户端等多家媒体报道。<因疫情防控成绩突出,黄远波被省公安厅疫情防控战时奖励记个人一等功。
以身作则带出过硬警队
作为带头人,黄远波对自己要求严格。
一次,黄远波带队在广水粮库门前路段执勤时,发现一名司机酒后驾车。该司机当场掏出一沓钱要求“放他一马”,被黄远波严词拒绝。
“廉洁自律不过关,执法就没有底气。”黄远波说,严于律己,正己正人,才能永葆“雄关铁警”旗帜不倒。
作为带头人,黄远波不止对自己高要求。
武胜关中队有5名民警、4名辅警。为确保国道平安畅通,中队实施军事化管理,吃住在中队,学习、训练、执勤成为生活的全部,年人均加班720余小时都无怨无悔,建立“离队汇报制”“双最评选制”“内务评比制”等规章制度,各类大事小情,都有制度管起来,为队伍管理找到有效途径,确保队伍建设不出问题,锻造出一支具有铁意志、铁意识、铁纪律、铁作风、铁团结的铁队伍。
“雄关如铁,红旗永葆”主题荣誉观教育,每周一次;队列、手势、擒敌拳、擒拿格斗为主要内容的警事技能训练,每月一次。通过日常的荣誉观教育和警事技能训练,队员养成硬作风,铸就铁纪律。
2000年,为参加全国公路巡逻民警大比武,在3个月封闭训练中,黄远波的右胯骨摔裂,多名队员受伤,但没有一人退缩,全员打封闭针上赛场,勇夺全省第二名。
2016年12月,一场大风雪降临鄂北大地,气温急剧下降,道路结冰打滑。黄远波带领民警冒雪徒步在每个险段,指挥疏导过往车辆通行。雪结成的冰5天5夜不化,他们没有一人下国道,困了在车上打个盹,饿了啃几口方便面,每天步行几十公里,每天都是身外一身雪,内衣汗湿透,鞋垫子都能拧出水来。这次雪灾期间牵引重型货车500余台,指挥疏导20000余台车辆安全过关,没有导致发生一起交通事故。
24年来,他带领民警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30多万起,在雨雪冰冻恶劣天气下,指挥疏导车辆安全过关20余万台,排除事故隐患1800余起,协堵交通肇事逃逸案80余起,管辖的42.3公里国道被评为“创建平安大道一等管理水平”,荣获“全国创建平安大道模范集体”、“全省模范交警中队”等近百项荣誉,荣立集体一等功。
铁血忠诚铸警魂,平凡岗位谱华章。武胜关下,黄远波用本色和初心坚守着理想与信念、扛起了责任与使命,守护着平安,守护着民心,守护着一路坦途。(通讯员:王贵生 李文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