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广水】“两代表、一委员问作风”访谈——访市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局长欧阳杰

09-14 17:55  

【导语】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督查+媒体”的监督作用,确保全市上下以拼抢干的工作状态奋力推进“再进位、冲百强、创辉煌”战略目标。市综合督查办公室与市融媒体中心共同推出“两代表一委员问作风”电视访谈专题节目,每周将对部分镇办开发区及市直主要部门负责人就“狠刹四风再行动、紧盯承诺抓落实”进行主题宣传,突出行业特点,积极回应群众反映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提高广大市民的参与率和监督力。本期节目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和广水市党代表刘萍走进了市卫生健康局,采访市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局长欧阳杰。

广水市党代表 刘萍:“市卫建局在保障全市人民卫生健康问题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增进了民生福祉。作为党代表,我想向您了解一下卫建系统是如何开展作风建设的?”

市卫健局党委书记、局长  欧阳杰 :“卫健局党委在完成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的同时,一直高度重视全系统作风建设,今年以来主要从下面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落实知责明责。通过“明职责、提能力,对目标、补短板,争一流、创品牌”活动推动系统内干部知责明责,贯彻落实各医疗卫生单位党委(党支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落实卫健系统各级党组织严抓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职责。二是督促履责尽责。落实各医疗卫生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把作风建设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对本单位的政治生态负责、对党员干部健康成长负责,把从严治党的责任承担好。局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自觉担负起分管领域管党治党责任,真正做到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两手抓,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坚决防止“重业务、轻党建”的现象。三是严格问责追责。时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持续加强全系统作风建设,今年以来局机关党委共印发作风督查通报37期,处理系统内干部职工160余人次。局班子带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聚焦“存量清楚、生态清明”目标,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推进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努力营造卫健系统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广水市党代表 刘萍:“请您向大家介绍一下卫建局是如何夯实基层医疗体系建设的?”

市卫健局党委书记、局长  欧阳杰 :“卫健局作为全市人民群众健康的“守门人”,一直致力于夯实全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一是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三级医院创建。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建立科学补偿机制、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完善药品采购机制、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建立适应医疗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积极推进市一医院、中医院创建三级医院,推动市二医院纳入三级医院管理工作。二是狠抓制度创新,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力度。加快急救中心建设,建立稳定可持续的投入保障机制,积极推进疾控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急救机构,试点实施“一类保障、二类管理”,创造性落实“两个允许”等重大政策创新举措。三是深化药械供应保障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落实中选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采购、配送和使用政策。落实合理用药监测,定期公布监测情况,推动医疗机构调整优化和规范用药结构。逐步建立完善药品信息追溯机制,推广使用国家唯一标识编码。逐步完善短缺药品多元信息采集与部门协同监测机制。四是推进县域医共体及分级诊疗建设。以“共同缔造”活动为契机,全面筑牢基层医疗网底;以专科联盟为载体,深化学科对接,统筹谋划全市专科设置;以补齐短板为抓手,创立特色品牌;以技术孵化为手段,培育重点专科。科学制定双向转诊考核指标,积极搭建分级诊疗协作平台,努力构建患者转诊“绿色通道”。充分发挥医学会桥梁和纽带作用,深入开展优质医疗资源引进交流制度。五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强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大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中医药师徒传承,推进中医药在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中的覆盖率。”

广水市党代表 刘萍:“卫建部门是如何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


市卫健局党委书记、局长  欧阳杰 :“今年以来,卫健系统干部职工根据各级防控指挥部指示,全面落实各项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为我市疫情防控贡献力量,全力保障我市疫情不反弹、发展不停步。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开展学习培训,提升政策执行能力。根据国家防控政策调整情况,召开全系统疫情防控专题会6次,持续组织市直单位或上级医疗机构专家点对点对各基层单位疫情防控工作人员进行知识培训和考核,力求做到疫情防控基本知识、操作规范、工作要求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多次组织局机关股室负责人、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院感办负责人、各镇办卫生院分管领导、各民营医院负责人以及卫计执法局和疾控中心的相关人员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专题培训学习,通过以会代训形式,提升系统干部职工对防控政策的解读和执行能力。二是完善机制保障,提升核酸检测能力。组织三次全市大范围核酸检测采样操作培训,共培训400余人次;成立采样突击队75支,常规采样队1050支,共2250人;在全市10套核酸检测设备的基础上,新增7套设备,使我市核酸检测能力达到日单检1万人次以上;按照最新的第九版防控方案要求,严格落实“四早”和核酸检测要求,持续做好学校教职员工、学生、定点医院工作人员、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隔离点工作人员、特殊场所(监所、福利院、养老院)、快递等40余类重点人员核酸检测工作。三是组织实景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按照《广水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应急演练活动方案》和《随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人员培训大练兵工作计划》等文件要求,根据不同岗位、不同情景组织各医疗机构开展疫情防控应急演练39场次,参与应急演练医务人员达2000余人次,提升了我市疫情防控与应急处置能力。四是启动循环督导,提升常态防控能力。我局组织4个常态化疫情防控督导专班,每个专班均由局班子成员带队,围绕各交通卡口、汽车站、火车站、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处置及人员核酸检测的采送检报等常态化防控措施落实,开展循环督导,已发现问题412个,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412份,落实问题整改412个。五是突出重点人群,提升疫苗接种能力。以60岁以上人群为重点,科学评估禁忌症范围,主动开展接种“敲门”行动 ,通过上门服务、设置“绿色通道”、专车接送等措施提升服务质量,破解接种难的问题。为确保接种效果,按照省防指《关于进一步开展60岁以上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人员核查补种工作的通知》要求,组织专项督导组赴各地开展接种工作专项督查,对于排查进度迟缓、真实接种率较低的镇办予以通报,截止8月28日,60周岁以上第一剂次接种 126308 剂次,覆盖率为 85.69 %;全程接种123301剂次,覆盖率为 83.65 % 。六是强化责任分工,提升工作运转能力。结合市委“明职责、提能力”要求和目前疫情防控新形势、新变化,对近两年疫情防控文件和相关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和重新修订,完善了各类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应急处置工作预案,对分工再细化、责任再强化。同时严格落实专班人员到岗到位、24小时值班值守、日报告、零报告等制度,坚决做到逢阳必报、规范报告,全力提升疫情防控体系运转效率。”



融媒体记者:邓海

责任编辑:王译萱

审       核:李    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