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敢于面对现实?省委党校副教授陈施宇为我们解答

09-02 17:36  

9月2日上午,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陈施宇到市委党校为2022年秋季干部培训班学员做了题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优秀年轻干部的论述》的报告,从培养年轻干部的重要意义和时代背景、总书记关于培养年轻干部的基本内容、贯彻落实总书记中青班讲话精神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唯有历史,才让我们敢于面对现实而不感到胆战心惊!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6次出席“中青班”开班式,亲自主持“开学第一课”,对年轻干部寄予厚望。六次“开学第一课”的主题分别为: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知行合一中主动作为;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顽强奋斗;年轻干部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立志做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实事求是担当作为,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树立践行正确政绩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陈教授说,开阔的思路、宽广的眼界从何而来,历史是一个重要源头,通过回望历史过程、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历史规律来判明大势、定位当下、开辟未来,要求我们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以贯通古今的智慧,分析当下碰到的问题,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树立底线思维,要有预判风险在哪里、表现形式是什么、发展趋势会怎样的能力,健全各方面风险防控机制,有效防范化解各种风险。

陈教授强调,总书记的六次开学讲话饱含着对年轻干部的殷切希望,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动力,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做到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

市委党校相关负责人和学员们表示,陈教授的讲解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还有感情温度,对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应该干什么、怎么干、干成什么”有明确的指导意义,下课后必将认真领会总结,更好地指导实际工作。(融媒体记者  周巧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