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镇一品”故事汇】红色吴店耀荆楚

07-08 09:14  

吴店镇位于鄂豫两省边陲的桐柏山南麓、大别山西端,这里有传奇二妹山、高峰水库、黑洞湾水库、天湖大峡谷、北天门瀑布等20处自然景观。

这里有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贰国文化、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子山古遗址大块地古墓群和道教重地玉皇顶古建筑,拥有亮花鼓、地花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10项。

这里是鄂豫皖中原局的组建地、中原野战军的诞生地、桐柏党政军的成立地、中原突围的修整地、桐柏战役的策源地。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留存有以尹家湾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为代表的红色革命旧址47处,流传着许多感人的红色文化故事,其中《秀英救少敏》《活捉县长缴县印》《陈少敏上演“空城计”》等故事入选《湖北老区革命故事选》。著名小说《桐柏英雄》、电视剧《中原突围》、电影《小花》和《挺进大别山》等文艺作品都再现了革命先辈在吴店战斗工作的故事情景,电视剧《中原突围》就在吴店实地取景。

2007年吴店镇被纳入鄂豫皖大别山红色旅游联合体,2015年被国务院批复纳入鄂豫皖重点革命老区,2018年被授予湖北省红色文化镇,新四军五师司令部尹家湾革命旧址群先后被授牌为“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北省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随州市党员教育基地”“随州市中小学研学旅行基地”。

李先念玩亮花鼓


提起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亮花鼓,浆溪店的乡亲们不会忘记,抗战时期李先念他扮演的亮花鼓小生在吴家店一带被传为佳话。

1939年的新春,吴店镇浆溪店街道显得格外热闹。在这个新春佳节里,李先念首次接触到了浆溪店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亮花鼓。

随着新春佳节的到来,浆溪店街道的龚顿榜与几家灯首人牵头筹备了龙灯、竹马、彩莲船、亮花鼓、狮子等传统节目。驻扎在浆溪店的新四军将士也同老百姓一起大联欢,春节灯会比往年更热闹了。

在军民联欢中,李先念对亮花鼓舞蹈很感兴趣,说道:“这个民间舞蹈很有特色,我还是第一次看到。”

龚顿榜回应,这是亮花鼓舞蹈,发源和流行于应山北部吴家店一带。相传亮花鼓始于清朝康熙初年,郝家店郝员外的小姐许配给吴家店吴财主的公子,不科吴家破落穷困,郝家悔婚另嫁县太爷的公子,并定于二月花朝出阁。小姐不从,约吴家公子正月十五趁观灯之机,结伴私奔,边歌边舞,混出了郝家店,逃到随州、天门、湖南等地以卖艺谋生,创造了民间舞蹈“亮花鼓”。数年后,两人带着儿女返回吴家店,在春节灯会上表演了亮花鼓,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一直传承至今。

听完龚顿榜地讲述。李先念竖起大拇指称赞,一个大家闺秀,不爱富贵不闲贫,只爱自己的意中人,敢于同封建社会包办婚姻作斗争,创造了亮花鼓自谋生活,是个有骨气的才女啊!我们全民抗战,就要有郝小姐这种敢于斗争的精神,创造性地开展游击战争,打败日本侵略者!

于是,李先念穿上亮花鼓小生的服装,拿起折扇,模仿着亮花鼓小生的动作,在锣声中翩翩起舞,挨家挨户地表演着。(龚家成口述  沈宪权整理)

秀英救少敏

1939年11月中旬,朱理治、李先念、陈少敏等在四望山东岳庙召集鄂东、鄂中、豫鄂边党组织负责人会议,决定撤销鄂东、鄂中、豫鄂边三个党委,组建新的中共豫鄂边区委员会,陈少敏任代理书记。

会议结束后,陈少敏第二天清早同两名警卫员赶赴浆溪店驻地。他们刚到人山寨,就见一队国民党顽军迎面而来,陈少敏见情况不炒,转身向另一条小路走去,刚迈开两步,忽闻顽军叫喊道:“站住、站住!”

深秋时节,庄稼收获,树叶调谢,难以找到掩藏的地方,陈少敏一行三人凭借熟悉地形的优势匆匆而行,顽军亦在后面拼命地追赶。

进入到浆溪店街后,陈少敏跟两名警卫员来到了浆溪店徐家,说明了刚才发生的情况。徐家一方面寻找藏身之地, 另一方面派女儿徐秀英上街观察情况。在街上只见国民党顽军不断地高叫“活捉陈少敏”“谁捉住陈少敏赏大洋20块”。

这帮国民党顽军是第五战区鲍刚游击纵队的人马。他们早打听到浆溪店驻有新四军,陈少敏就住在这里。他们声言“冬季反攻”,要把新四军“挤”出浆溪店。

国民党顽军不见陈少敏的踪影,于是就挨家挨户地搜查,马上就要搜到徐家了。这时,徐家19岁的姑娘徐秀英,见眼前就是人们亲切称呼的陈大姐,急忙说:“陈大姐,把你的外衣脱下来给我穿,我把国民党引开。”

陈少敏担心地回答:“不行,一个没出阁的姑娘这样做太危险”

徐秀英说:“这里的山路我比你熟。”

陈少敏不放心的摇摇头。

徐秀英激将陈少敏说:“如果在我家等着被国民党抓去,不连累我的全家吗!”

这一激将,陈少敏感到说得有道理,只好把外衣脱下。

徐秀英穿上陈少敏衣服,冲出大门后大声喊道:“要抓就抓我陈少敏,不要祸害浆溪店的老百姓。”

于是朝着东边方向跑去,把国民党顽军引开。徐秀英跑到三土门村上土门湾大松树林里。国民党顽军看到这方圆十几里树林,搜查了一阵不见人影,气急败坏回老巢了。

1961年12月时任中央委员陈少敏,在省劳动厅厅长汪立波、应山县第一书记藏成德等陪同下,来到浆溪店视察,并看望了她的救命恩人徐秀英,临别时依依不舍。(徐秀英之子刘根书口述  沈宪权整理)

活捉县长缴县印

1939年7月,张铎(张勤如)继刘汉基任国民党应山县县长,张铎由中共应山县委发展为党员,县委原准备利用这一合法形式,发展抗日武装,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不料,张铎任国民党应山县长后,即倒向国民党顽固派怀抱,与中共反目,反对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在应山敌后活动,使应山形势日益恶化,土匪、日伪、顽军活动猖獗。12月,国民党几路游击队及国民党顽固派先后开进四望山,在浆溪店“挤”压共产党活动根据地。

1940年1月,根据上级指示,为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信应地委和信应总队撤出四望山浆溪店地区,到应南和应北开展工作。5月,日军发动随枣战役,调集重兵向鄂西北进犯,四望山浆溪店一带亦成为日军进攻的目标。原企图“挤走”共产党的国民党游击纵队鲍刚部在四望山不战而逃。

新四军信应总队副总队长冯仁恩、政委余孝礼奉命北上拖住日军西进的尾巴,重返四望山浆溪店。

应山县县长张铎带一个中队100余人的兵力,一直住在浆溪店汤家湾金守相家里,县政府科长汪文贤及其他人住在隔壁金守木家里,中队长张茂生自然把大部分兵力布防金守相家(金守相和金守木共院子)。湾子南头,县政府监狱维持班长前麻子、刑长吴行章住在汤大汉家里(设临时监狱)。财税科长陈恩甫住在金守厚家里。

5月27 日上午,中队长张茂生带兵出差,天黑未归,县政府只剩下维持班的士兵及几个警卫人员。

了解这一情况后,信应副总队长冯仁恩、政委余孝礼,决定夜袭浆溪店汤家湾,严惩叛党分子张铎。于是,带领5个连埋伏在汤家湾周围,三更左右开始行动。冯仁恩先派了一个排向金守相、金守木院子里鸣枪扔手榴弹。住在湾南头马棚里护马的分队长李文元,闻枪弹声后立刻来保护张铎、他没目标的鸣了几枪,被信应总队当场击毙

借着马棚的灯光,信应总队向马棚仍进了几颗手榴弹,把张铎的两匹大马炸死了。随后,信应总队战士便大声吆喝:“我们是新四军信应总队的,汤家湾已被包围,顽固抵抗的分队长李文元已被击毙,如果不快出来缴枪投降,李文元就是你们的下场……”

这一喊话起到了震慑作用,躲藏在金守厚屋木楼上的维持班班长前麻子立刻跑出来、边举手边喊:“不要开枪,我愿意缴枪投降。”接着,国民党应山县政府的官员们一个个灰溜溜跑出来。

战斗结束后,被俘的国民党应山县官员们被集中到村湾子的南头。信应总队的政委余孝礼先讲了一下我党的政策后,副总队长冯仁恩问:“哪一位是县长?”

张铎立即走上前一步立正,取下礼帽,弯腰回答说:“兄弟我是”。冯仁恩要他交出县印。

张铎回答:“不在我手里”。

冯仁恩的警卫员用手枪托子把张铎的臂膀打了一下,这时县科员冯子文答道:“在我手里”,迅速转身回到屋里把县印拿出来了,并双手捧着递给冯仁恩。

有个战士抱怨的对冯仁恩说,我们在汤家湾守了个午夜,枪还没开火。冯仁恩笑着说:“仗今后有你打的,我让你多节省点子弹打日寇”,大家有说有笑地回到了四望山驻地。

这次战斗缴获步枪30余支,子弹、手榴弹各数箱,击毙分队长李文元,俘虏县长张铎及科员30余人,并缴获“应山县印”和“应山司法之印”铜印各一枚,在信应根据地震动很大。(沈宪权搜集整理)

智取信阳保安团

信阳保安团是河南省信阳、光山、罗山、息县一带各保、乡的地痞、流氓拉起的一股反动力量,有200多人,团长叫王佰显。由于国民党不发军饷,致使他们经常到鄂豫边区大肆抢劫、敲诈勒索,为患乡里。

1941年冬,新四军五师周彬(1947年12月任信应县民主政府副县长)、周钢(1945年7月任信应随县花山区委书记,1945年11月任郝店区委书记)率200名游击队员来到应北浆溪店的汤家湾、石板河、土门大湾一带活动,并决定对信阳保安团进行武装收编。

保安团中有一个毛参谋长,是我党地下工作者,他的任务是将这股保安团带到浆溪店一带、毛参谋长对团长王佰显说:“保安团没军饷、没弹药,吃了上顿没下顿,每天啃树皮,不如上新四军那里去,他们会给我们发军饷、配弹药,还会杀猪宰羊来招待我们。”

只认钱财的王佰显急忙问道,你知道新四军在什么地方?

“知道,就在信阳南边交界的应山浆溪店一带。”毛参谋长回答道。王佰显又追问道:“新四军的头头你认识吗?”

“认识,新四军的头头一个叫李威(李先念),还有一个叫陈少敏。”毛参谋长答道。

听了毛参谋长的一番话,王佰显半信半疑,便与保安团几个头目在一起商量了半天。王佰显说,先到新四军那里去看看,如果新四军发军饷、配弹药,杀猪宰羊待我们不错,就加入新四军。如果不合我们的意思,他们的人多,我们就走;人少,我们就将他们“吃掉”,赶走老百姓的猪牛羊,绑架几个老百姓,发一笔大财。

随后,保安团就一路抢劫地来到了鄂豫边交界地分水岭,浆溪店东西湾(今属吴店镇塘畈村)。这个村庄共有100多人,因一条大路从村中穿过,将一个村庄分为两半,故称东西湾。

保安团来到这里天还下着大雪,王佰显怕情况有变,就在东西湾停留了两个多小时。这时,周彬、周钢和2个战士前来“迎接”,对王佰显说:“我们的首长特地派我们来,请你们快去汤家湾和土门大湾,设宴款待你们。”

王佰显看到周彬4人没有带枪,放松了警惕。其他又冷又饥的几个头目也一心想着新四军好酒好烟、大肉大鱼美味款待,早已流口水了。忙摧着王佰显早动身,于是便传令,向南开进。

来到汤家湾、土门大湾附近、周彬叫王佰显把保安团兵分两路去赴宴。

一路由毛参谋长与两名战士带队,将保安团士兵集合到土门湾南的一个稻场上站队,将枪架在稻场边;然后毛参谋长把王佰显及4个小头目引到了村中的一间厢房里,大门“哐啷”一声上锁了,快速地闪到窗前,抽出驳壳枪朝内打了两枪打死了两个头目。听到枪声稻场上士兵非常紧张,有人想去拿枪。霎间,从四面八方涌来了早已埋伏好的新四军战士把稻场包围了,收缴了架在地上的枪支,保安团士兵只得乖乖投降了。

再说另一路,由周彬和周钢把另一部分保安团人员引进汤家湾,周彬和周钢住汤家湾陈纯金的家中,指挥部设在邓应春的家中,湾内也埋伏着一个连的战士。周彬将几大头目刚引到邓应春的家中,只见房屋里冲出了十几个新四军战士喊道:“不许动,缴枪不杀。”其中有一个顽固的家伙正要抽枪,被周彬一枪打断了腿其他头目跪地求饶。

这次智取信阳保安团,共缴获了轻重机枪各两挺,掷弹筒、手提式轻盘枪、钢枪等20多件,周彬对部分愿意回家的发给一元钱的路费。

元旦佳节,果然杀猪宰羊,对收编的新四军战士着实地慰问了一番,整个汤家湾、石板河、土门大湾军民欢庆胜利。(陈纯金口述  沈宪权整理)

陈少敏上演“空城计”

1945年7月上旬,抗日战争接近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德、意惨败的好消息捷报频传。日寇的末日也即将来临。此时,蒋介石却居心叵测,他命令豫中南的杂牌军第六十九军向我四望山根据地进犯。而豫南的十三游击纵队司令陈耀德(陈道荣)不受反共驱使,愿与我军共同抗日。经过多次商谈,达成共识,陈耀德将亲率本部5000人马,携八二迫击炮8门、轻重机枪80余挺、长短枪支4000余支、子弹几百万发、还有一个军械修理厂等,在豫南举行弃暗投明的起义,投靠驻扎在四望山浆溪店我新四军第五师。

陈耀德此次起义不仅壮大了我军抗日力量,而且对蒋介石发动的内战也是一次迎头痛击。这么大一支部队行动目标过于扎眼,周围大小城市仍有日军驻扎汤恩伯的反共部队遍布山区要道,所有敌对势力密切监视着杂牌军的行动。因此为以防万一,陈耀德请我军必须派相应部队到约定地点。

经师首长们商讨后,决定将此项重任交给师政委任质斌同志,由他率十三旅的主力去执行此项任务。而此时,四望山浆溪店的师政两部首脑机关,边区行署、报社、税总等十多后勤机关缺少部队保护,仅有一个地方独立团的武装,若六十九军直扑过来,后果将不堪设想。因而,师首长会议又决定:令任质斌放弃迎接起义部队的任务,马上带回十三旅,保卫四望山浆溪店首脑机关的安全。

此时的任质斌进退两难,因为和陈耀德的部队已经谈妥迎接起义事宜、并付诸了行动,必须坚决办好起义这件事。在万般无奈的紧急情况下,陈少敏提出布设“空城计”来迷惑敌人。经师首长们商讨,同意陈少敏的方案。具体做法是调动二分区的一个独立团和信南地方部队每晚轮流换防,并令宣传部、文工团用红纸多写欢迎某新的部队来驻防的标语。我军每天晚饭后成营的部队扛着重机枪从浆溪店街口通过,步伐整齐,“一、二、三、四……”号子喊得震天响。

当时浆溪店街上的国民党情报人员弄不清新五师的准确情况,导致敌六十九军不敢轻举妄动。不到一个星期,任质斌率十三旅圆满完成了迎接起义的任务而凯旋。敌六十九军在李宗仁的催促下,率部来犯我浆溪店,而新五师已严阵以待,居高临下,以逸待劳,当冲锋号一响,新五师铺天盖地、乘胜追击,敌军鬼哭狼嚎、死伤遍地。陈少敏的“空城计”对此次四望山浆溪店反击战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为此,中央曾评价陈少敏同志是我军女同志中少有的能独当一面指挥作战的女干部。(原新四军五师战士陈顺友口述  沈宪权整理)

一篓鸭蛋的故事

1945年4月下旬、李先念率部从花山张岗进驻浆溪店、司令部驻何家湾何文寿家。

5月1日,李先念在这里指挥部队攻打了吴家店文昌宫战斗,继而攻占随县岩子河、高城、殷家湾等地,将国民党顽军全部赶出了四望山地区。战斗胜利休整时、正值农民的割麦栽秧两头忙,李先念跟战士们帮助附近的浆溪店、三土门何家湾、苏家畈的老乡收割麦子,挑草头(挑田里捆的麦子,)帮了东家帮西家。

何文寿和乡亲们为了表达谢意就送了一篓鸭蛋,李先念谢绝说:“新四军来到浆溪店,住在老乡的家里,跟老乡们增添了麻烦,帮一下农忙是应该的。”李先念接着说:“恢复四望山根据地,打了个大胜仗,也有乡亲们的功劳呀!共产党的军队要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规定,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你们不要让我犯错误哟!”乡亲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新四军帮农活不抽烟、不吃饭,今天不收这一娄鸭蛋我们在司令部就坐着不走。李先念看到乡亲们的真心实意,只好把鸭蛋收下。部队离开时,李先念留下房东一封信和两块银元。何文寿向乡亲们说明原因后,大家都称赞:“新四军真是我们老百姓的部队呀!”(沈宪权整理)

郑位三让房

1945年8月下旬,抗战胜利后,新四军五师领导机关和鄂豫边区领导机关以及被服厂、印刷厂、兵工厂、野战医院、抗大十分校等后勤机关由大悟山转移到应山以北,作反内战准备,策划桐柏战役。新四军五师领导机关进驻浆溪店尹家湾、这个湾子住有10多户人家,朝向是座西向东,郑位三和李先念住在湾南头百姓郑志富家。郑家很热情地腾出堂屋左右两间房屋给两位首长住。

按照农村的风俗习惯,左边(主位)的房屋为大手,应住尊贵的客人,右边(宾位)房屋为小手次之。当时五师官兵都尊称郑位三为位老,李先念叫警卫员把郑家左边的房屋安排给位老住,自己住右边的房屋。警卫员把左边的房屋清理得干干净净,把位老的被子、衣裳等物品,摆放得整整齐齐。警卫员心想,从大悟山转移到到四望山浆溪店,几天的翻山越岭位老也很辛苦了,加之日夜为部队操劳、让他好好地在这里睡上一觉。夜晚,位老和李司令在浆溪店联系当地党组织,协调后勤机关的落户工作,安排战士们食宿。郑位三先一步回到尹家湾已到深更半夜。警卫员把位老引进郑家住房时,借着灯光看到平时满脸堆笑的位老今天却沉着脸不说话。

警卫员有所察觉:“位老您工作太忙太累了,今天您早点休息”,“这间房屋我睡得着吗?”郑位三反问道。

警卫员向郑位三行了个军礼:“安排不周,请位老多多批评。”

“住这间房屋是你安排的吗?”郑位三边说边向警卫员回了个军礼。

正说着李先念提着马灯走进了郑家大门:“我安排的,位老您德高望重,这间房应该归您住呀!”

郑位三说:“我们住的是哪家呀?”

李先念不假思索答道:“位老,您只跟我长七岁,怎么就忘记了,这是尹家湾郑家大院呀。”

郑位三握住李先念的手:“我清醒的很,郑家是我的家族,哪有房主人住主房。却让来的贵客住宾房的道理呢?"

“原来位老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这一不小心就让我'钻烟筒’了啊!”李先念哈哈大笑地说。

就这样,郑位三把主房让给李先念了。(李顺英口述  沈宪权整理)

任质斌的眼镜

任质斌在浆溪店老百姓的眼里,是文质彬彬的书生。李先念评价说:“新四军第五师没有任质斌,那我遇到的困难就大多了,队伍就不会发展那么快、那么顺利!”

1945年8月,由大悟山转移到应山以北浆溪店新四军五师司令部驻尹家湾、政治部驻李家湾、五师主力部队十三旅旅部驻宋家湾,三湾形成了三足鼎力之势,大约相隔只有一公里左右。

在这里任质斌第一个经典杰作,是策划河南国民党第十三游击纵队司令程道荣(程耀德)率部五千余人起义于8月29日抵达应山县浆溪店尹家湾加入新四军第五师队伍。

9月中旬,浆溪店成立野战纵队,任质斌兼政委,他把绝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组训部队之上,不辞辛劳,联络部队,调配干部,一遍又一遍地草拟和修改部队整编方案。经过半个月的整训,部队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了。

在中原地区,国民党军对解放区的蚕食日盛一日,新四军第五师鄂豫边区大片地区,相继被国民党侵占,部队生存空间日益缩小。为开辟反内战基地,夜晚,任质斌在李家湾办公室里精心拟定《夺取桐柏山地区》的作战计划。

夜深了,警卫员多次摧道:“任政委早点休息。”

任质斌摘下眼镜说:“李司令、位老都盼着早点把这个作战计划拟出来,好报请中央批示,我睡得着吗?”

作战计划写好后,任质斌起身伸个腰,打个哈欠,揉揉眼,这是任质斌写完稿的一个习惯。

警卫员高兴地说:“我现在把作战计划送到尹家湾司令部。”

任质斌摇摇头:“桐柏山地区作战计划,是关系到五师野战军的生死存亡的大事,我还要与李司令、位老研究商定后,才能报请中共中央。”说完,便与警卫员一人提着一只马灯向尹家湾走去,走在半路上,任质斌不小心摔了一跤,警卫员把他扶起来,他不顾身上的伤痛,叫警卫员先去找眼镜,警卫员在一块石头旁找了眼镜框,但是镜片却因落在石头上摔碎了。

李家湾通向尹家湾是一条羊肠小道,白天人们走路就容易摔跤,何况夜晚。任质斌本来是文人出身,红军长征是《红色中华》报社秘书长、社长;后又在《红星报》工作。因长期爬格子视力高度近视,工作离不开眼镜。

五师有人编了四句顺口溜:“书生政委任质斌,日夜操劳为革命,夜行摔跤伤不轻,眼镜摔坏最痛心。”

因为这件事,边区党委研究决定,政治部由李家湾搬到尹家湾办公,任质斌住在司令部作战室旁。

桐柏战役计划报请中央后,10月1日中共中央复电鄂豫皖中央局:你们九月二十八日电(即夺取桐柏山地区的作战计划)是正确的。并指出:集中主力,充分准备,能打几个胜仗,消灭第六十九军主力,在桐柏山站住脚,这对于坚持中原斗争是重要的,对其他解放区也是有帮助的。

任质斌拿着电复风趣地说:“中共中央肯定了‘夺取桐柏山地区的作战计划是正确的’,我这一副眼镜摔碎了值得”。(沈宪权整理)

一块银元

1945年8月,李先念率领新四军第五师重返四望山革命根据地,司令部设在吴店镇塘畈村尹家湾。五师的家属住在尹家湾北边一里多路的地基湾,地基湾侧边有条路、可以通到徐家山、二妹山到随县或信阳。地基湾里住的不足10户人家、湾东头住着一户胡姓地主,一家祖孙三代五口人。住房前后两排,中间是天井院子。偏房将它们分成几处独立的院落。侧边还有耳间,大大小小有20多间房子,房前几棵大银杏树。

新四军家属大多住在胡家大院。我那时候租种胡家的田,在胡家大院后面盖了三间草屋。那年山上的洋桃(野生猕猴桃),乌芽(野葡萄),结的比较多。有一次、我在山上干活回家,顺手摘了几挂乌芽,在湾里遇到一位新四军女战士。那女战士正怀有身孕,问我拿的是什么,我说是“乌芽”,很好吃,并顺手给了两挂那女战士。女战士吃了后,连说好吃好吃,让我多采点送给她。

第二天,我摘了一大筐子乌芽,洋桃等山果子送到那女战士住的地方。女战士非常高兴,连忙又是让坐,又是倒茶。我把山果放好在屋里,正拿着空筐子准备走时,那女战士拿出一块银元给我。

我觉得很惊讶,因为我根本没想过要钱,更没想到她会给钱。回想起新四军第五师收复四望山根据地前,国民党军队驻扎浆溪店尹家湾时,吃了老百姓的粮和鸡鸭鱼肉从来不给钱。而这么一点野山果,新四军女战士却给钱。

女战士见我坚决不收钱,就说:“我们新四军是有纪律的,不准拿老百姓的东西如果你真不要钱,那这些山果只有请你带走了。”

我只好收起那块银元说:“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跟国民党军队真正不一样!(蔡高文口述  蔡宣道整理)

冯纪成藏枪支

1947年12月原晋冀鲁豫第十纵队三十旅八十八团政治处主任马任平,随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桐柏解放区。13日桐柏区党、政、军领导机构在浆溪店成立后、桐柏第一地委随即在浆溪店杨家湾召开了地委第一次会议,成立了信(河南信阳县)应(湖北应山县)县,机关设在吴家店,马任平任县委书记。住在吴家店西畈园子的冯纪成加入了信应吴店区的民兵组织,经常为信应县筹款筹粮。

不久,为加强信应县的干部力量,从桐柏军区和地委抽调40余名干部,分配到信应县、区两级党政军机构工作。这时,桐柏军区部队主要兵力分布在河南邓县及襄枣一带,浆溪店一带的驻防兵力较少,分配来的部分干部也没有防身的枪支。

1948年4月中旬,国民党河南省保安四旅八团三营营长兼应山县吴溪乡乡长吴子忠,纠集国民党应山县新麻,郝花乡乡公所武装,偷袭浆溪店地区,3名信应县工作人员及无辜群众被惨遭杀害,又抢去大量衣物和茶叶等。

恰巧这天,马任平从桐柏开会回来,带着两支短枪和3支长枪,刚到浆溪店机关准备把枪支交给信应县工作人员并传达上级指示精神时,看到办公室里抄得乱七八糟、桌椅被推翻在地上,感到情况一妙,急忙朝吴店方向奔跑,却被国民党军发现,吴溪乡乡长吴子忠带着一个连的顽匪也拼命的在后面追,并高喊:“抓住马任平奖赏银元。

马任平扛着枪飞快地跑,心想决不能让枪支落到敌人手里。跑到吴家店西畈园子附近,正遇上冯纪成筹粮回来。冯纪成见马任平累得满头大汗,上气接不着下气,知道情况紧急,不有分说把马任平肩上的枪支接过来.急中生智顺便把枪支丢在西畈园子的一口水井里。

随后,把马任平藏在自己的家里。这时,吴子忠带着顽匪,追到吴店的坝河边不见人影。又害怕吴店有部队埋伏,只好灰溜溜离开吴店。

马任平逃过这一劫,就去河南信阳传达上级会议精神。

冯纪成不放心藏在井里的枪支,夜里从井里把枪支涝起来,藏到西畈园子堰塘里用泥巴盖上。一个多月后,马任平来西畈园子取枪,写了一个取枪证明纸条并赠送一支大公黑色金笔给冯纪成作为留念。(冯纪成之子冯明海口述  沈宪权整理)

传承红色精神

近年来,为讲好红色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弘扬好红色精神,推动红色老区乡村振兴,吴店镇按照“党建+文化+N”模式,以党建引领为主题,以红、“古”、绿三色文化为主线,围绕北部片区融合发展工作,抓落实、促发展、争进位;通过打造红色旅游名镇、古色文化新镇、绿色经济强镇,强产业、兴文化、绿生态。

注重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全力打造红色旅游名镇。投资3600余万元,在吴店镇东河村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民兵训练综合大楼、红色文化展示中心、红色教育培训中心,配备民兵训练靶场、民兵训练跑道等服务设施,目前该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预计今年6月份投入使用。广泛搜集整理吴店红色历史文献、红色革命故事、红色革命图片、红色革命文物等资料,编辑出版了《红色吴店》;招聘3名“一专多能”导游讲解员,培养了一支红色文化人才队伍。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投资2400万元修缮新四军五师司令部、政治部机关及李先念、郑位三旧居、抗大十分校等革命旧址73间,建成鄂豫皖中央局成立旧址纪念馆、红色书屋。整修了千塘百坝第一坝、思念泉、后山循环道,新建了程道荣起义广场、生态停车场及一批配套的基础设施,硬化刷黑12.5公里的红色文旅之路,设置尹家湾安置区,浆砌穿湾河道石岸,整修湾内排水沟12条,绿化面积12亩。目前已初步将塘畈村尹家湾打造成集学习、旅游、健身于一体的文旅胜地。


注重挖掘古色文化资源,全力打造古色文化新镇。加大贰国遗址、东岳庙、玉皇顶等10多处名胜古迹,亮花鼓、地花鼓、刘金彪的传说等1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投资280万元,建幸福里武德园1座,刷黑硬化幸福里循环建身道1条,修建王子湾穿河观光道1条,绘制“文明乡风”等文明壁画8幅,绿化周边环境3亩,把武状元刘金彪、文状元郑獬、贰国遗址等文化元素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投资30万元,以文化为媒、旅游为体,举办玉皇顶庙会等民俗文化活动、海棠节等文化旅游活动,在海棠园修建休闲观景亭3座、绿化观光带1条,扩宽桥梁1座、配套厕所2座,把玉皇顶、贰国遗址、生态园等文化名胜融入到全域旅游发展中。围绕“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主题,组织老年文艺表演队及吴店中学学生在春节晚会、广水市首届海棠文化旅游节等重大活动上进行传统文艺表演,把亮花鼓、地花鼓、踩连翘等文化遗产融入到群众娱乐活动中。

注重挖掘绿色文化资源,全力打造绿色经济强镇。依托吴店山场优势资源,全力发展风力和光伏发电新能源产业,新能源装机达到350兆瓦,年税收达5560万元。今年继续推进华润风电10万千瓦能源基地项目建设,使新增装机达300兆瓦;继续推进王子店地面光伏五、六期50兆瓦工程项目建设,使地面光伏装机达200兆瓦,力争税收突破7000万元;完善垃圾处理市场化运作体制机制,实施荒山绿化,全镇绿化面积达95%;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格局,发展食用菌、富硒云雾大米、油茶、黄桃、生姜、药菊六大农业支柱产业,稳步推进“人民公司”建设,助推红色老区经济发展、乡村振兴。

实习编辑:刘倩

审       核:李    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