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有我们(十)

06-20 15:53  

前言:继脱贫攻坚之后,又有一批驻村干部,毅然选择奔赴农村,扎根基层,砥砺初心。他们担当作为甘于奉献:有的巩固脱贫成果,帮助群众增收致富;有的加强组织建设,不断夯实基层基础;有的着力补齐短板,聚焦破解民生难题。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绽放美丽人生……

“下基层、 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感情是一个非常本质的东西,带着感情做事,那是一种温暖,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下基层,既要进入也要融入,既要感性也要理性,既要温度也要力度。始终围绕着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躬身入局,耐心听取。

察民情,多渠道发现基层矛盾问题。村里有个活动广场,是村民茶余饭后高频“打卡点”,结伴同行是常态,今天却突然少了一人,闲聊得知因为长期婆媳矛盾和赡养问题,婆婆家的电线被儿媳掐断了,也一天没吃上一口热饭。我带上一名和婆婆家关系不错的村干部前往了解情况,虽调解达成但儿媳始终不接电。为避免矛盾加深,经村委会商议决定,由村出资为婆婆单独开户单独供电,将矛盾隔开,事后多次上门走访加以劝导“隔电不隔爱”。

解民忧,急民之所急,忧民之所忧。我村自2018年办公楼建成至今,退役军人服务站一直以来停留在“挂牌”阶段,由于资金问题,未能完善设施和投入使用是村级一桩愁心事。为此我带着村诉求找到公司领导申请帮扶,最终也得到高层领导的肯定与支持,向村捐赠物资百余件,不仅让村32名退役军人有了“新家”,也除去了村干部的一件心头大事。

暖民心,不做锦上添花真做雪中送炭。常态化防疫是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切不可意识麻痹懈怠,不仅要做好村级防护守土安宁,也要敦促疫苗接种,这是个人防护的“保护伞”,也是村级防护“防火墙”。本村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接种疫苗出行不便,经村委研讨分批行动,上门接,专车送,由村委会请小巴车16余次,村干部私家车无偿使用30余次,解决近百人疫苗接种问题。

每次挥洒热汗都是振兴乡村路上的缩影,我们将持续深入基层群众,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真事、办好事,着力打造“美丽乡村”,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发挥力量。

(作者:市太平洋保险公司驻潭家河村工作队队长 张 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