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广水|政府十件民生实事】广水:修好群众脚下路 形成互联互通网 畅通交通大循环

06-15 08:52  

乡村产业因路而兴,县域经济因路而壮,全域旅游因路而活。修好群众脚下路,形成互联互通网,畅通交通大循环,是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广水“全省再进位、全国冲百强、再创新辉煌”的强大动力。

广水市政府工作报告承诺办好的“十件民生实事”中提出,要改造升级路网,优化道路交通,为群众畅通出行创造更安全、更便利的条件,全力服务乡村振兴,助推城乡融合发展。

为早日完成路网改造升级工程,早一天让群众享受到便利畅通的出行环境,广水市交通运输部门结合正在开展的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统筹谋划,科学布局,做好规划引领,优化路网布局,拓展发展空间,全力畅交通、惠民生、优环境、促发展,打通交通“堵点”、“难点”,展示广水“第一窗口”形象。

主持人 岳爱莲:吴局长您好,崔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面向全市人民承诺,2022年及未来五年,我市将加快路网改造升级步伐,全力畅交通、优环境、惠民生、促发展,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交通运输部门承担的民生实事到底涉及哪些项目、具体又包括哪些内容呢?

广水市交通运输局党组副书记、 副局长吴大鹏:交通是城市内畅外联、持续发展的命脉所在。我们交通运输部门承担的民生实事包括打通“瓶颈路”、“断头路”,以及旅游公路建设和农村公路路网延伸工程。具体比如有316国道广水段一级公路改造工程、211省道李店至太平线改造工程、320省道桃源至南兴段二级公路改造工程,包括徐家河环库公路及陡分线、黄杨线等农村公路路网延伸工程。

广水市交通运输部门坚持重实干、求实效的工作导向,全力争取项目、用好政策,组建四个项目建设专班,划片分区,定期开展督办检查,每月上报工作进度,夯实交通“筋骨”,补齐路网短板、办好民生实事,全力拓宽“瓶颈路”、打通“断头路”、修好“民心路”,构建内畅外通“大交通”。

目前,316国道广水段改造工程控围工作已经启动,正在加紧办理土地预审、环评、林勘、环保、水保等手续。待相关手续完善后即刻启动招投标工作,今年计划完成投资2亿元。211省道李店至太平段二标利用老路段5公里即将启动招投标,预计今年完成投资6000万元。320省道桃源至南兴段已经启动了桥梁等控制性工程,目前土地预审手续已获批,已全线启动建设,今年路基工程全部完成,完成投资2000万元以上。徐家河环库公路路基工程基本完成,目前正在聘请设计院对桥梁进行水下勘测及路面勘察设计。农村公路路网延伸工程完成了蔡河镇黄土关农文旅道路2.5公里,启动了吴店镇陡分线12.5公里路基工程,启动关庙镇至郝店镇铁城村“断头路”5公里路面工程连接,目前农村路网延伸工程共完成了40公里。

在前期已有十里办事处、郝店镇成功创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的基础上,广水市今年将继续确保一至两个乡镇创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今年将重点实施徐家河环库旅游公路长岭段30公里路面工程、三潭至中华山旅游公路和武胜关杨林沟茶厂等4条旅游公路的路基工程、吴店镇陡分线12.5公里的红色旅游公路建设,改造柏油路30公里,绿化美化农村公路100公里,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40公里,新建旅游公路观光台10处,修建错车台100处等。同时对杨寨镇黄杨线资源产业路、郝店镇胡花线军民融合路等10条具有资源、产业潜质的县乡公路进行窄改宽、白改黑提质改造,全面提升农村公路服务能力和品质。

未来5年,广水市交通规划项目共计39个,总投资143亿余元。该市正按照“布局合理、连贯城乡、快捷通畅、服务优质、安全绿色”的发展目标,强管理、保质量、加进度、提质效,全力建设“畅、安、舒、绿、洁”的交通道路,积极构建外联内畅的交通大格局,致力织造鄂北精品旅游网,进一步提高城市“新颜值”、拓展了发展“新空间”、提升了生活“新品质”,为广水加快高水平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交通基础。

记者:岳爱莲  郑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