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市委书记杨光胜深入应山街道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走访调研时强调,全市党员干部要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基层一线,走进群众身边,进驻企业车间,紧盯“急难愁盼”,用好“三个清单”,坚持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切实为群众解难、为企业纾困、为发展赋能,营造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三里河社区居民钟运堂是杨光胜时常记挂在心的一名普通群众。为支持应办滨河东路电信西侧道路建设,原部队后勤职工钟运堂举家搬迁,配合打通了电信西侧堵塞多年的“断头路”,用实际行动支持地方建设。
带着慰问物品,杨光胜走进钟运堂宽敞明亮的新家,关切询问他本人的身体状况和家人生活近况。看到杨书记再次前来走访,钟运堂和老伴热情介绍,搬进新家后,他们的生活更温馨、心情更敞亮。老俩口一齐动手,将宽敞的后院改造成一方青翠茂盛的小菜园,平时种上一些自己喜爱的时令菜蔬,怡然自得,乐在其中。
杨光胜叮嘱钟运堂和老伴保重身体,遇到生活上的困难,要及时和社区干部联系。
在八一社区,杨光胜看望了有着60年党龄的党支部老书记彭连水。杨光胜说:“我们全市的党员干部都要下基层,同时还要对长期以来作出贡献的,包括像我们彭书记这样的代表人物,我们过来看看您,祝您身体健康,也感谢您对村里、办事处和市里面工作的支持,也感谢您在社区里面做到好的表率、好的模范、好的带头作用。”
今年80岁高龄的彭连水,身患肺气肿、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杨光胜关切地询问他的日常生活、家庭开销和平时问医就诊等情况,嘱咐有关部门和社区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把党组织的关怀送到老党员的心坎上。
在应办双桥社区,杨光胜接连走进生活困难群众卢蒙、刘章群家,与他们亲切交谈。生活怎么样、医疗保障政策是否落实到位、家里还有哪些具体困难……,杨光胜一一询问,深入了解,鼓励困难群众坚定信心,依靠党委政府真心帮扶,度过眼前难关,战胜暂时困难,走宽美好生活之路。
在各社区,杨光胜详细听取了困难群众帮扶、人居环境改善、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问题,以及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矛盾纠纷处理等工作情况汇报和相关意见建议,并就具体问题与社区党员干部深入探讨交流。
杨光胜指出,千头万绪的社区工作,是千家万户的民心工作。这些工作直面群众需求、承载群众期盼、关系群众冷暖。全市党员干部要积极参与“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深刻感悟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满腔热情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做到倾真心、出实招、破难题、求实效,在“润物细无声”中温润群众心灵,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杨光胜还来到毅兴智能和安宏服饰公司,详细了解企业当前用工用地、生产销售、原材料供应、订单消化、产品研发、技术改造等方面情况,关切询问企业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对企业提出的用地扩能、融资提效请求现场研究解决。杨光胜强调,围绕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痛点问题,所在镇办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沟通对接,深入了解企业到底需要什么、存在什么困难,真正站在企业角度研究解决方案,强化要素保障,鼓励引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让惠企政策、帮扶措施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精准有效助企纾困,帮助企业坚定发展信心、壮大产业规模、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
杨光胜要求各地各部门领导干部带头深入村组、深入基层群众、深入生产车间,摸准一线实情、发现一线问题、化解一线矛盾、解决一线难题,真正为群众排忧、为企业纾困、为基层解难。要用好“三个清单”,主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找出来,认真梳理研究、分门别类列出“问题清单”。要认领“任务清单”,坚持“一线工作法”,把任务落实到岗、明确到人、具体到事,拿出解决方案,倒排时间、挂图作战、形成合力、协同推进。要突出“效果清单”,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鼓励群众参与、尊重群众意愿、汲取群众智慧,结合正在开展的“明职责、对目标、争一流”活动,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精准施策,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所思所忧所盼,真正把得人心、暖民心、筑同心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确保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取得实效。要坚决贯彻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工作要求,问计于企、问效于企,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帮企业、优环境、稳增长各项举措落实落地,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当好企业帮扶金牌“店小二”,做好跟踪服务,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鼓励企业做大做优做强,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市委常委、市委办主任柯学明参加了上述活动。
融媒体记者:郑伟
责任编辑:王译萱
审 核:李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