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北日报》刊文《四级联动助推高质量发展:市域提能级 县域争百强 镇域小老虎 乡村人民公司》,聚焦包括广水在内的随州各县市区主动融入“襄十随神”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营造你追我赶、争创一流、争先进位、争当标兵的浓厚发展氛围,重点报道了广水在随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承接随州“桥接汉襄、融通鄂豫、众星拱月”区域发展布局,比学昆山,融通汉信随,紧扣“再进位、冲百强、创辉煌”目标,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找准起跑定位,扛起发展担当,保持竞进状态,彰显奋发作为,绘就宏伟蓝图,以一己之力为全省助力、以一域之彩为全局添彩,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坚持“四市同创”、推动“五区并进”,是广水市委着眼更高的政治站位、更高的目标定位制定的今后五年发展目标,是促进广水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重大牵引。新发展理念“指挥棒”引领的发展新征程上,广水发展加速、奔跑追梦,聚焦“新理念”,干出“新作为”,描绘出一幅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画卷。
手持“冲刺百强县、再创新辉煌”的宏伟蓝图,广水市委、市政府带领广大党员干部怀揣必胜信念、迈开赶超步伐,勇于挑最重的担子,敢于啃最硬的骨头,善于接最烫的山芋,大格局谋划,大视野统筹,大手笔布局,不断夯实全域协同重要基石,抬高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底板。
作为武汉城市圈“观察员”,广水坚持比学昆山、融通汉信随,借势“武汉城市圈”,对接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试验区,走好联动发展之路。
生态优先发展,绘就新画卷。
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去年,广水市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上任后,从最难啃的“硬骨头”入手,大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让多年“国考”不及格的王店断面水质考核全年均值达标。继续深入推进城市规划区全面禁鞭工作,涉气企业、施工扬尘得到有效管控,空气优良天数比例稳步上升。水环境综合治理效果显现,河湖长制全面落实,应广城区污水处理厂和13个镇级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营,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蓝天、碧水、净土的和谐生态画卷在鄂北大地徐徐展开。
区域协同发展,打造新样板。
积极对接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在大局全局中找准定位点,在全域发展中瞄准切入点,深度融入“襄十随神”城市区、武汉城市圈,实现要素加快流动,产业加快交融,加快形成“融群进圈、桥连楚豫、多点发展”新格局,加快打造区域协同发展样板。
高水平对外开放,构筑新高地。
坚持不懈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更新城市理念,优化营商环境。以镇办为重要节点,培育域镇“小老虎”,着力培育一批产业发达、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尖力迸发的镇域“小老虎”。以农村为重要腹地,建设人民公司,盘合闲置零散资源,实现清理闲置资产、清理问题合同、清理债权债务“三清”打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开路,改革政策支持方式、改造农村合作社、改善要素流入环境“三改”立柱,把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引入集体经济,推动合作社规范经营、提档升级,促进集体经济走进市场,加快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塑造新优势。
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广水在优化产业布局、推进产业融合上,立足创新基因,把握创新优势,下好创新“先手棋”,走活高质量发展“一盘棋”。
倍加珍惜纳入“百强储备”战略机遇,积极对接全省“51020”现代产业体系,实施产业集群强链工程,着力打造风机制造、钢铁冶金、智能装备、军民融合、卷烟生产五大百亿产业,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
“风之谷”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化工产业园和循环经济产业园启动建设,集聚发展强大动能。2021年,我市GDP突破39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5.16亿元,其中税收占比超过80.5%,占比、增幅在全省25个二类县市中分别排名第八、第一。
融媒体记者: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