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职责、提能力”2.0版|疫情防控】市疫情防控组集中隔离点工作专班:全方位准备 全闭环管理 全流程防控 筑牢我市疫情防控坚实防线

04-11 18:10  

(导语)当前国内疫情形势严峻复杂,我市防控压力持续加大,做好集中隔离点风险防控工作意义重大。市疫情防控组集中隔离点工作专班对照“明职责、提能力”2.0版工作要求,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不放松,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坚持超前谋划、积极行动不懈怠,按照“工作要细、措施要严、闭环要紧、行动要快”原则,科学规范、用心用情抓好集中隔离点全方位准备、全闭环管理、全流程防控工作,筑牢我市疫情防控坚实防线。

(现场声)记者 孙旭:集中隔离点防控管理是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环节,请问万组长,我们集中隔离点工作专班是如何完善预案、超前谋划,提前周密做好隔离点储备启用工作的?

(同期声)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疫情防控组成员   万耀红:我们坚持统筹安排,科学调度。疫情防控应急机制启动以来,我们隔离点工作专班坚持“分级储备、迅速启用、督导整改、规范运行”原则,一手抓备用隔离点、工作人员、防疫物资等资源调度,快速投入使用;一手抓储备隔离点改造等筹备工作,有序保障了隔离用房,做到了“应隔尽隔、分类管控”。自3月25日以来,广水市集中隔离场所共储备37处,储备房间2263间,实际启用28处,使用房间1753间,现隔离人员总数达1858人,投入医护等工作人员236人,其中为曾都区、高新区提供集中隔离场所10处,539间用房,代管两地隔离人员达662人。



(现场声)记者 孙旭:据了解,在前一阶段工作中,集中隔离点工作专班克服疲劳厌战情绪,发扬连续作战作风,做到了“应隔尽隔、分类管控”。那么我们具体做了哪些工作,来确保集中隔离场所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运行呢?


(同期声)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疫情防控组成员   万耀红:我们一是加强专业培训,提升防控能力。举办集中隔离场所规范化管理专题培训班,邀请市疾控中心、市中医院、市城管局、市环境检测站等4个单位的专家作专题培训授课,为各镇办开发区分管领导和镇卫生院院感办主任开展了隔离点的设置、消杀、院感防控、垃圾和污水处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二是《规范》指引,夯实防控责任。我们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集中隔离场所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以及《广水市集中隔离场所管理规范》,成立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集中隔离场所建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了组织领导,明确部门和工作人员职责,严肃执纪问责,从实从细从严指引并督促集中隔离场所规范化管理。截至目前,全市所有集中隔离场所均高效运行,未发生一起交叉感染事件。三是检查督导,抓整改提效能。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疫情防控组坚持常态化督导各集中隔离场所规范化建设,派出两个督查工作专班,完成了三轮督查,及时指出了隔离点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的选址不理想、“三区两通道”改造不到位等39个问题,下发了三期《工作交办清单》,并督促隔离点立行立改,整改到位后再次复查,确保每个集中隔离场所安全运行,目前第四轮督查工作正在进行中。

(现场声)记者 孙旭:那么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我们集中隔离点工作专班面临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又是什么呢?



(同期声)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疫情防控组成员   万耀红:我们坚持未雨绸缪,有预则立。一是增容扩建市健康中心,为落实“应隔尽隔、单人单间”的防控工作要求,应对我市集中隔离场所“小而散”、房源严重不足的问题,我们正在推进市健康中心改扩建,计划改扩建三栋生产厂房为隔离用房,前期筹备工作已经完成,近期将动工建设,建设完成后,将增加362间隔离用房,建成后市健康中心隔离房间近1000间,有能力保障我市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需要。二是建立备案制,做到应急有序有效。我们计划近期印发《关于加强集中隔离场所储备能力建设的通知》,建立隔离点酒店储备清单,按照每万人40间规模准备用房,实现有备无患。建立集中隔离点工作人员储备库,要求每个集中隔离点储备行政管理人员、公安干警、医护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等工作人员,隔离点储备工作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提高专业防控能力。建立储备隔离点快速启用机制,疫情应急响应机制启动后,做到快速征用,梯次启用,保障隔离点运行高效、管理规范、风险可控,切实筑牢我市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坚固防线。



融媒体记者:郑伟  孙旭

责任编辑:王译萱

审       核:李    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