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广水|优化营商环境】广水:打造环境新高地 助推冲刺百强县

04-02 21:14  

4月1日,市长崔传金在我省举行的“省市县三级联动优化营商环境”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上,作为2021年度全省营商环境明显改善的县(市、区)代表发言,并回答记者提问,介绍广水优化营商环境首创经验和基层实践。

崔传金说,2021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随州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坚持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推动广水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工程来抓,对标先进补短板,开拓创新争一流,打造了优化营商环境“1234”广水模式,全市营商环境整体水平实现了跨越式进步。

一是锚定“1”个目标聚合力。锚定营商环境冲刺“全省第一方阵”目标,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全面梳理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明确18名市级领导担任一级指标长,高位引领、高位聚能、高位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

二是创新“2”项机制抓落实。探索建立了“1+3+2+N”工作领衔推进机制和“方案+督导+回头看+考核”闭环管理机制,引导全市干部明职责、提能力,对目标、查漏洞,争一流、创品牌,有效扭转了推诿扯皮、协同不力等现象,形成了各归其位、各尽其责、齐抓共管、系统推进的良好工作局面。

三是聚焦“3”类问题补短板。聚焦上级反馈问题抓整改,全面梳理2020年省营商环境评价、随州市巡察反馈问题,下达整改督办函62份,并每周跟进整改进度,确保真改、实改。聚焦本级自查问题抓整改,深入各地各部门开展模拟办件、明查暗访、个别访谈,先后发现并解决各类问题130余个。聚焦企业反馈问题抓整改,建立广水市营商环境问题受理平台,公开征集损害营商环境的问题线索和历史旧账问题,并将线索问题纳入《营商环境问题清单》,实行专人负责、限时办结,累计解决市场主体反映问题40余个。

四是实施“4”大行动促提升。开展“清、减、降”行动,“一事联办”审批材料压减27.5%,市级1606项依申请和公共服务事项办理时限较法定时限减少77.9%,全年为中小微企业减免税费1.5亿元,13项人社服务高频事项办理时限达到全国最好水平。开展“新官理旧账”行动,全面梳理企业面临的审批、纠纷、合同等遗留问题,面对面交办、点对点督办,全年共解决历史遗留问题30余个。开展“助企帮扶”行动,探索开展了“驻企结对帮扶”“联系便民服务中心”“一对一服务市场主体”等活动,共组织218名干部常态帮扶重点企业191家。开展试点创建攻坚行动,“新开办企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化”和“企业简易注销”两项改革被纳入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名单,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企业信用修复”改革工作位居全省前列。

营商环境的稳定提升、积极向好,也激发了我市经济发展的澎湃活力。2021年,我市共新增市场主体9306户,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1.8亿元、增长18%,完成财政收入32.2亿元、增长3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2亿元、增长37.6%,其中税收占比80.5%,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增幅在全省二类县市中排名第一,量质齐升成为2021年广水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下一步,我们将在强化落实、改革创新、精准服务、建章立制上狠下功夫,奋力冲刺营商环境第一方阵,为全省建成中部领先、国内一流营商环境高地贡献广水力量。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去年,广水市在省第三方评价考核中进位显著,能不能为我们具体讲一下今年你们将如何巩固成果、推动再进位?”

崔传金回答,今年,我们将进一步担难担责、敢于动真碰硬,进一步补短板、铸长板、争一流、创品牌,奋力推动营商环境水平再上新台阶。

一是以办事高效推动发展高质。加强镇村政务服务能力建设,推进便民服务大厅相关事项应进尽进,实现就近办、马上办,全面推行行政审批首席代表制,推动政务服务向银行、超市、车站延伸,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政务服务体系。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大力推进审批职能部门联动改革、整体审批,重点解决企业“准入不准营”“审批周期过长”“多部门来回跑”等问题。完善“一网通办”帮办制度,推动“线上人工帮办”覆盖100个高频事项,不断提高政务服务主动性、便捷性。

二是以政府有为推动市场有序。把保市场主体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出台支持实体经济、鼓励总部经济发展意见,强化政银企对接,畅通中小微企业贷款审批绿色通道;建立项目用地“提前介入”机制,以精准征地、精准供地保障精准用地;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用工对接活动,全力以赴保障企业发展、项目建设要素需求,让市场主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三是以改革常新推动青山常在。复制推广36个全省试点改革先进事项,主动承接更多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试点创建,并结合广水实际,着力打造农村经营主体“1×N”即享服务、残疾人证“申办权限下放+上门帮办”“退税全面无纸化、全程电子化”等特色改革亮点。同时,我们还将推进综合执法职能整合、设计部门功能整合、保险部门职能整合等改革,切实用改革动力激发市场活力。



融媒体记者:熊熙

责任编辑:王译萱

审       核:李    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