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杜帅的“全民电商”生意经:广水鲜桃如何从“墙内香”到“卖全国”

09-28 11:05   湖北日报  

杜帅(右一)在田间收紫薯(资料图)

“杜帅又出名了,跟以前不同,这次是网红来取经。”近日到广水市采访,蔡河镇木搭桥村党支部书记吴光友对记者说。

杜帅是广水名人,2016年,他靠着网红的名气把广水胭脂红鲜桃从“墙内香”变成了“卖全国”。

广水胭脂红鲜桃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木搭桥村家家种,共600多亩,年产200多万斤。但以前,只是广水人自己吃,往外卖不动。2016年,杜帅回乡过年,改变了这一局面。

杜帅2010年外出务工,6年未回家,漂泊了很多城市,学了电商,经营淘宝皇冠店铺多达6个。他很惊讶电商这么便捷,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广水胭脂红鲜桃竟然不好卖。于是他决定返乡创业,与朋友组建电商团队,联合“抖广水”“广了个水”“小武哥”“艾姑娘”“广水星特产”等网红在淘宝、微信小店、今日头条、抖音等多个平台为家乡土特产直播带货,主打胭脂红鲜桃。父母对此坚决反对,但他主意已定坚决回来,硬是把每斤卖1元都滞销的胭脂红桃卖到了每斤3元。他改变了父母的想法,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2018年杜帅当选村委会副主任,劲头更大了,成立了合作社,组建了电商公司,指导胭脂红桃的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果实套袋、病虫害防治、分级包装……还统一了生产和网销模式。对年迈的果农,他上门收购,帮忙网上代销。胭脂红桃不再滞销,行情持续向好。

但不久,他发现,按市价统一收购桃子时,总有人诚信不够,以次充优,网销发货前筛掉的“歪瓜劣枣”,有时竟占了一大半。

“这样下去,乡亲们可能一时能赚钱,但长远看,肯定会砸了牌子,重回卖1元钱也滞销的窘境。”杜帅决定改革网销流程,提高“出货品质”。“我不再帮你们发货了,你们自己来!”他对村民进行重新培训,传授如何打包、选果、网上发货。种植户多为空巢老人,不懂电商流程操作怎么办?杜帅将平台账号授权给老人们的子女,子女在外务工,但可以远程操作,父母在家按子女的“指示”上货,子女网上同步追踪订单信息、处理售后。

广水乡村景色多(资料图)

“靠这种方式‘风险共摊’‘包销到户’,倒逼发货质量提升,实现零差评。”杜帅说,“5年来,我这个网店已很有名气了,现在依然全村共享,但让每个家庭内部监督,实现每个桃子都肉质松脆、汁多味甜、品质上乘,名气才可以维持,流量才可以持续走远。这叫‘全民电商’,很管用。”

年逾六旬的黎仲生夫妇告诉记者,他俩种桃树220棵,在外务工的女儿远程“监督”他们网销,今年卖桃1万多斤,赚7万多元,“没有一个坏桃,零差评。”杜至文按儿子的电话指令“品相稍差一点都不准装箱”,创下全村单日售出1.3万多元的最高纪录。

吴光友深有感触说,杜帅回乡5年,先教会了村民“网销很精彩”,现在让他们知道了做生意不能投机取巧,“商业的核心是要讲诚信,不讲诚信,再好的品牌也会垮!”如今,杜帅已带出了50多位网店店主,年均带动100多人就业,人均增收1万多元,总营业额200多万元。除了销售胭脂红鲜桃,杜帅又引进外地紫薯,去年种了40亩试验田,一亩收薯三四千斤,电商价格3元/斤,木搭桥村又多了一条致富路。

广水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聂晓明称赞,“杜帅是返乡能人中的佼佼者”。市里出台了激励政策,积极扶持返乡能人兴业创业、大胆创新,2020年至今落实返乡创业补贴34人17万元,落实创业担保贷款114笔2185万元,扶持创业114人,带动就业723人。



来源:湖北日报(通讯员:彭晓华 黄萍)

责任编辑:王译萱

审       核:李    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