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空破案”的技侦尖兵——记广水刑事技术民警刘俊华

08-27 15:52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从警9年来,他一直奋战在技侦一线,先后为600余起案件提供主要证据,抓获犯罪嫌疑人50余人,追回被盗财物价值70余万元,荣立个人二等功两次。他就是刘俊华,广水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刑事科学技术室民警。

现场勘查寻蛛丝马迹

“叮铃铃……”凌晨2点,刺耳的电话铃声突然响起。

刘俊华猛地惊醒:广水市应山街道办事处三里塘社区一养蜂人家中被盗2万元。犯罪嫌疑人入室后用绳栓门,盗窃成功后取冷水泼醒受害人潜逃。

熟悉的作案手法让刘俊华心中一惊——又是那个“恶作剧式入室盗窃”嫌疑犯。“此人多在农村、城市偏僻地区作案,以广水市为中心,范围波及河南、安徽等地。”刘俊华介绍,犯罪嫌疑人作案多年,是危害当地百姓的“毒瘤”,多昼伏夜出,且无其他犯罪前科,始终未确认身份。

刘俊华立即赶赴现场。刚进门,受害人如同见到救星似的跪倒在地,嚎啕大哭。“看到这种情景,作为技术员,就想着赶紧破案,尽快为老百姓挽回损失。”刘俊华说。

他仔细勘查现场,不放过每一个角落,每一丝线索,认真提取现场痕迹物证。经对现场遗留绳子进行检验,发现绳上留有犯罪嫌疑人DNA,且和此前发生在多地入室盗窃案现场的DNA相同,遂将案件串并侦查。经过一年多时间持续跟踪侦查,最终将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

2018年5月,刘俊华随命案积案攻坚专班出征,辗转五省八个县市,行程万余公里,采集DNA血样三千余份,通过DNA检验认定,成功破获一起沉寂十年的命案积案,为命案积案攻坚专项行动作出了重大贡献。

【同期声】广水市公安局刑事技术民警刘俊华:两年前我在一起命案积案侦破当中,认识到信息化和大数据的威力,我日夜都在思考这个问题,自学大数据追逃方面的业务知识,边学习边摸索边提高,寻找突破口。尝试着将该项工作熟练运用到刑侦实战中去,经过两年时间摸爬滚打,逐步发现其中奥秘。

海量数据中顺藤摸瓜

2019年8月,在网上作战追逃工作中,刘俊华发现在十堰市、荆门市两地多次涉嫌故意杀人、背负5条命案的逃犯郑某某具备抓获条件,随即对其进行细致分析研判。

郑某某是湖北荆门人,1995年伙同他人在荆门市杀死三人后潜逃。两年后在十堰市因盗窃、抢劫杀死两人后藏于茫茫人海,杳无踪迹。十堰市公安局曾面向社会公开悬赏一万元对其追逃未果。

经过对郑某某及相关案情细致研究分析,刘俊华认定此人求生欲望强、生存本领高,不会畏罪自杀,极有可能改名换姓潜藏在某地。二十多年过去了,也许会放松警惕,重归社会生活。

经过多日大数据“碰撞”及社会关系情况摸排等综合分析研判,在海量数据里,刘俊华终于捕捉到郑某某化名张某在广东省活动的蛛丝马迹。他按捺住心中的激动和喜悦,迅速上报情况,将线索推送给侦办民警。2019年9月,潜逃24年的郑某某在广州被荆门市公安局民警抓获归案。

利用信息化查询和大数据“碰撞”,刘俊华先后协助随州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抓获潜逃23年命案逃犯2人;协助荆州市监利县公安局抓获流窜三省抢劫致死3人,潜逃18年命案逃犯1人;协助武汉市公安局江岸分局抓获持枪杀1人致伤1人,潜逃25年命案逃犯1人。

2020年7月,湖北省公安厅刑侦总队选拔刘俊华为特邀情报研判专家,成立刘俊华情报研判工作室。他被公安部刑侦局列为优秀视频侦查员,面向全国公安机关通报表扬。

学用结合中淬炼成长

利用休息时间,刘俊华主动钻研刑侦新手段,深入研究信息研判、数据追逃技术。他先后对省内所有逃犯、周边省市八大类恶性案件及全国部分命案积案等十万余逃犯进行研判,积累了大量追逃实战工作经验。

在海量追逃实战工作中,刘俊华不断积累经验并总结提炼,耗时近一年编写出《追逃研判六步技战法》。该技战法一经推出,迅速被随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和湖北省公安厅刑侦总队采纳并转载,广受好评。

面对记者的夸赞,刘俊华只淡淡地说:党和人民给予我极高的荣誉,作为刑警,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好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守护神。


融媒体记者:邓海

通讯员:程淇

编辑:毛貌

审核:李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