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水市2021年秋季征兵相关政策

07-02 09:27  

报名时间及方法

2021年男兵应征报名时间:下半年应征报名:2021年4月1日至2021年8月15日。

2021年女兵应征报名时间:下半年应征报名:2021年6月26日至2021年8月15日18时。

全国征兵网(http://www.gfbzb.gov.cn)是国防部征兵办公室指定的唯一官方网上应征平台,具有办理兵役登记、接受应征报名、开展政策咨询、查询个人信息等功能。

应征报名对象

男兵应征报名对象:

高中(含中专、职高、技校)毕业及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含高校在校生),年满18至22周岁(1999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出生);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高校毕业生,年满18至24周岁;初中毕业文化程度青年,年满18至20周岁。

女兵应征报名对象:

下半年为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和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应届毕业生及在校生,年满18至22周岁。

征兵基本条件

政治条件,按照《征兵政治考核工作规定》和有关规定执行(可网上查询)。

体格条件,详情请搜索《应征公民体格检查标准》,其中:

身高:男性身高160cm以上,女性身高158cm以上。

体重:体重符合下列条件且空腹血糖<7.0mmol/L的,合格。

男性:17.5≤BMI<30,其中17.5≤男性身体

条件兵BMI<27;女性:17≤BMI<24。(BMI=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视力:任何一眼裸眼视力低于4.5,不合格。

任何一眼裸眼视力低于4.8,需进行矫正视力检查。

任何一眼矫正视力低于4.8或矫正席数超过600度,不合格。

屈光不正经准分子激光手术(不含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等其他术式)后半年以上,无并发症,任何一眼裸眼视力达到4.8,眼底检查正常,除条件兵外合格。

文身:面颈部文身,着军队制式体能训练服其他裸露部位长径超过3cm的文身,其他部位长径超过10cm的文身,男性文眉、文眼线、文唇,女性文唇,不合格。

入伍流程

1、登记报名

2021年4月1日起至2021年8月15日,在报名结束前,有应征意向的男性适龄青年可登录全国征兵网填写个人基本信息。(http://www.gfbzb.gov.cn/)该网站主办单位是国防部征兵办公室和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是全国征兵报名的唯一官方网站。报名成功后,自行下载打印《公民兵役登记/应征报名表》,大学生同步打印《大学生预征对象登记表》和《高校学生应征入伍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申请表》。

2、初审初检

应征青年携带本人身份证(户口簿)、毕业证书(高校在校生持学生证)等相关证明材料,按规定的时间到所属乡镇(街道)武装部征兵工作站参加初审初检。

3、体检政考

征兵开始后,应征地兵役机关会将具体上站体检时间、地点通知应征青年本人,应征青年按照通知要求,携带本人身份证(户口薄)、毕业证书(高校在校生持学生证)以及审核盖章后的《登记表》、《申请表》直接参加应征地县级征兵办组织的体格检查,由当地公安、教育等部门同步展开政治联审工作。

4、走访调查

政治联审和体检初步合格者,将由县级征兵办公室通知应征青年所在乡(镇、街道)基层人武部,安排走访调查。

5、预定新兵

县级征兵办公室对体检和政考双合格者进行全面衡量,确定预定批准入伍对象。同等条件下,优先确定学历高的青年和大学毕业生为预定新兵。

6、役前教育训练

县级征兵办将组织预定新兵进行为期1周左右的役前教育训练,以思想教育为主、军事训练为辅,并同步展开体格抽查复查工作。

7、张榜公示

对预定新兵名单将在县(市区)、乡(镇、街道)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公示时间不少于5天。

8、批准入伍

体检、政考合格并经公示的,由县级征兵办公室正式批准入伍,发放《入伍通知书》。

大学生申请学费资助的,还要将加盖有县级征兵办公室公章的《申请书》原件和《入伍通知书》复印件,寄送至原就读高校学生资助管理部门。

入伍优待政策

一、优先优待

1.“四个优先”:大学生参军入伍享受优先报名应征、优先体检政考、优先审批定兵、优先安排使用政策,为大学生参加体检开通绿色通道。适用:毕业生、在校生、高校新生。

2.家庭优待:入伍大学生按规定享受优待政策,优待金由批准入伍地发放,其家庭享受军属待遇,由户籍所在地负责落实相关优待。适用:毕业生、在校生、高校新生。

二、选用培养

1.选取士官:对符合士官选取条件的士官,同等条件下具有全日制大专毕业以上学历的要优先选取。适用:毕业生。

取得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的大学毕业生士兵,首次选取为士官确定军衔等级和工资起点标准时,其在普通高等学校按规定学制就读的年数视同服役时间。上述人员在实习期间入伍且入伍后取得就读院校颁发的大专以上学历证书的,在校就读的年数视同服役时间。适用:毕业生。

2.士兵提干: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经省招办本科第一批、第二批录取且取得全日制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的毕业生(含毕业学年入伍,服役期间取得学历和学位的),或者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经省招办本科第三批录取、取得全日制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且服役期间表现优秀的毕业生,或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取得全日制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入伍1年半以上,本科生不超过26岁、研究生不超过29岁,符合一定条件的,优先列为提干对象。适用:毕业生。

3.报考军校: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入伍后参加全军统一组织的军队院校招生考试,年龄放宽1岁,即截止当年1月1日不超过23周岁;义务兵考生必须服现役满1年,士官考生必须服现役满2年、不超过3年。适用:在校生。

4.保送入学:入伍前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本科毕业且取得学位的,年龄放宽至26岁;研究生毕业生且取得相应学位的,年龄放宽至29岁。入伍前为普通高中毕业的,参加军队全日制专科教育;入伍前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本科、专科毕业的,参加首次任职教育。适用:毕业生。

三、复学升学

1.复学、入学和升学: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前在高校就读的学生(含高校新生),退役后2年内允许复学或入学,按照相关政策规定,本专科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的标准给予学费减免。适用:在校生、高校新生。

自2022年专升本招生起,高职(专科)毕业生及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应征入伍,退役后在完成高职(专科)学业的前提下,可免试入读普通本科,或根据意愿入读成人本科。适用:毕业生、在校生、高校新生。

2.免修优待:高职(专科)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入伍经历可作为毕业实习经历。适用:毕业生、在校生、高校新生。

免修军事技能,高校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参军入伍退役后复学或入学,免修军事技能训练,直接获得学分。适用:在校生、高校新生。

3.放宽退役大学生士兵复学转专业限制:大学生士兵退役后复学,经学校同意并履行相关程序后,可转入本校其他专业学习。适用:在校生。

四、就业创业

1.就业服务:高校毕业生士兵退役后一年内,可视同当年的应届毕业生,凭用人单位录(聘)用手续,向原就读高校再次申请办理就业报到手续,户档随迁(直辖市按照有关规定执行)。适用:毕业生。

2.参加公务员招录:各地设置一定数量基层公务员职位,面向在军队服役5年及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招考,同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共享公务员定向考录计划,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适用:毕业生。

在招录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聘用)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大学生士兵;退役士兵报考公务员、应聘事业单位职位的,在军队服现役经历视为基层工作经历,服现役年限计算为工龄。适用:毕业生、在校生、高校新生。

3.参加基层专武干部专项招录:新招录基层专武干部,全部面向退役大学生士兵。适用:毕业生、在校生、高校新生。

4.参加定向招聘:市、县事业单位每年招聘工作人员时安排部分岗位,定向招聘我市入伍的退役大学生士兵;直接服务退役军人的事业单位,每年招聘岗位中面向退役士兵(含退役大学生士兵)的比例不低于1/3。适用:毕业生、在校生、高校新生。

5.放宽招录(聘)条件:退役大学生士兵服现役年限计算为工龄,服现役期间的奖惩情况、边远艰苦地区工作经历等作为录(聘)用的重要参考。适用毕业生、在校生、高校新生。

6.政法干警招录:适当提高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定向招录退役军人比例应征入伍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后报考试点班的教育考试笔试成绩总分加10分。适用:毕业生、在校生、高校新生。

五、经济和生活待遇

1.大学生增发家庭优待金:学生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本科生及以上学历者按基础标准增发100%,专科生按基础标准增发50%。适用:毕业生、在校生、高校新生。

2.进藏(疆)和高原条件兵大学生增发家庭优待金:进藏(疆)和高原条件兵的大学生义务兵,除享受3倍基础标准外,同时享受大学生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增发政策。(例:某地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基础标准为每年1万元,则大学生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本科以上学历为每年2万元,专科为每年1.5万元;进藏(疆)和高原条件兵义务兵家庭优待金为每年3万元;进藏(疆)和高原条件兵的大学生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本科以上学历为每年4万元,专科为每年3.5万元)适用:毕业生、在校生、高校新生。

3.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国家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招收为士官、退役后复学或入学的高等学校学生实行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学费减免。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以及学费减免的标准,本专科学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适用:毕业生、在校生、高校新生。

4.生活优待保障:2020年及以后从我省入伍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退役后被我省用人单位正式录(聘)用,符合条件的,可在安置地或工作地(两者任选其一)优先申请保障性住房;符合住房公积金贷款条件的,可适当提高其最高贷款额度。适用:毕业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