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烈芳,男,汉族,1972年8月出生,广水市杨寨镇人,省委党校函授本科学历,1991年10月参加工作,199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李店镇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2016年10月至今分管李店镇党务工作。近年来,该同志认真履行党建工作直接责任人责任,紧紧围绕全镇工作大局,履职尽责,积极作为,攻坚克难,狠抓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党建各项任务。2019年度李店镇党委获得广水市“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其主要事迹如下:
一、提升政治站位。在抗击新冠疫情的关键时期,经他建议,镇委每天早晚召开碰头会,学习上级抗疫指示精神,研判全镇抗疫形势,制定具体工作措施。通过走出去“看”与请进来“讲”,每年组织镇内全体镇村干部集中学习4次以上,组织正副科干部和31名支部书记赴外地现场学习,增强了“四个意识”。他把专题讨论、讲党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与支部主题党日结合起来,常态化开展,组织口按月督办《党员手册》、《党员下沉手册》、《党小组工作手册》、《党建工作记录簿》《干部值班记录簿》填写、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记录、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履行承诺等情况,督办结果作为民主评议、评先表模、检查考核的重要依据。他先后参与并将省委第九巡视组关于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的整改方案、随州委党建巡察反馈问题、广水市委第四巡察组政治巡察反馈问题,分别制定整改方案,发给各支部,各单位迅速成立专班,对上年度上级巡视巡察、镇委民主生活会和本支部组织生活会指出的问题,逐条进行了整改。
二、落实制度管党。每年落实了支部主题党日制度,严格按规定动作和“六有”要求开展12期主题党日活动;落实了学习制度,党委中心组每年集中学习8次以上、镇村干部集中学习培训10次以上;落实了“三会一课”制度,每年镇委召开季度党建工作汇报会4次,党委班子成员和支部书记均在支部上了1次党课;落实了镇村干部值班、请假考勤、入户走访制度;落实了党员发展、后备干部和党建助理员培养制度,2020年发展党员12名,其中火线入党3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76名、后备干部24名、选拔村级党建助理员6名;2021年1至5月已发展党员15名,调整村支部书记3名。落实了现任干部待遇改善、离任村干部补贴机制,规范了村主职报酬发放基数,不得平摊给副职,将2018年新离任的27名村干部纳入了村副职干部生活补贴数据库,每年为村级常务副主任购买养老保险4.8万元,发放离任村干部补贴19万多元;落实了党务村务、财务、事务公开和村级区块化管理制度;落实了层党建“整镇推进”机制,2020年已整合项目资金180万元联合飞跃、新峰两村新建1000平米的办公大楼和电商大楼;张杨村新建,黄金、迎春、天子山村改建村办场所工作完成并投入使用。先后落实职级晋升14人,其中火线提拔1人;配备党委委员、副镇长1名,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养老保险并省网42人,补齐干部档案11人、党员档案3人,慰问离任村干部及贫困党员39人、考核乡镇公务员4人。组织12名在校大学生到镇机关进行了为期1至2个月的暑期实践培训,增强了他们毕业奉献广水的信心和决心。全年规范整顿软弱涣散党支部2个。
三、发挥党建引领。在新冠疫情抗击中,全镇成立突击队2个,组建临时党支部3个,142名镇机关部门干部和96名村社干部及2名市派第一书记、106名医务人员投入战斗。从1月23日起全镇461名共产党员、672名志愿者主动请缨,据守一线长达72天,为保障全镇人民生命安全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全镇31个党支部865名党员捐款38110元。全年新培育的村集体经济壮大项目有张杨林果基地、河西土鸡养殖等种养殖项目2个,争取省委组织部扶持资金50万元。在“访民情、议民事、解民难”活动中,他们与中央、市委巡视巡察脱贫攻坚和党建问题整改、“扫黑除恶”等重点工作相结合,同部署,同督办。全年全镇落实包保责任人766人,联系农户7279户,占全镇户籍登记人口的72%,20个村社区共确定不承担联民任务的党员580人,占党员总数926人的62%;共成立党小组68个;会议民主确定承担联民任务的村居民代表334人,占承担联民任务责任人766人的43%,增强了访议解活动的实际效果,实现了全覆盖。在党员干部下沉活动中,122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分别到居住地社区和李店社区报道,参加义务活动400人次,为民办实事好事52件,心诚、下沉、事成的红马甲志愿服务队伍已成为社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四、注重产业振兴。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2020年全镇平整土地1800多亩,共清淤整个塘堰80余口,增加蓄水28万余元。新建泵站4处,维修泵站21处,清理硬化灌溉渠道6500多米,新修机耕路4000多米,给他镇农业丰收提供了坚实保障。二是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全镇20个村(社区)成立了103家农村专业合作社,涵盖苗木种植、优质水稻、艾叶、吉阳大蒜、火龙果、油茶、中药材等种植及黑斑青蛙、王鸽、小龙虾养殖。新增流转土地、林地5000多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这些合作社今年新增种植吉阳大蒜800余亩,胭脂红桃1500余亩,火龙果200余亩,无核葡萄150余亩,苗圃50余亩,蔬菜300余亩,优质稻1800余亩,小龙虾200余。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飞跃村200多亩葡萄采摘、休闲垂钓,友谊村蔬菜、林果采摘基地建设已初成规模,红卫村风力发电观光农业正在打造。6家农家乐也应运而生,农民收入不断提高。三是发展农村电商,扩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投资500多万元建成了农村电商基地。去年通过电商销售了吉阳大蒜、白花菜、韭菜、酸菜、辣椒、胭脂红桃、挂面、腌蛋、腌肉等十几万公斤农副产品。吉阳大蒜、胭脂红桃、白花菜等地域特色产品已呈供不应求之势。培育了马慧萍、卢秀梅等20多名电商专业能手。各类农产品现在已经不愁销了,此一项每年可增农民收入100多万元。
五、时刻廉洁自律。严守党规党纪,让纪律成为硬约束。他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和信念的坚定,思想和行动始终与镇委和上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做政治明白人;始终以法规为准绳,把规矩挺在前面,坚持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事项”一律提交集体会议研究决定,不搞“一言堂”;坚守财经纪律红线,严格遵守各项制度规定,率先垂范,不搞特殊化。严守法律法规,坚守为人从政底线。他积极参加各级组织开展的各类学法用法活动,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努力提高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依法办事的能力。先后学习《宪法》、《选举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环境保护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在工作和生活中,他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依法依规履行工作职责,全年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行为。深化作风建设,坚持为民务实本色。他把加强作风建设摆在首位,时常检视自己的言行,勤于自省,身体力行,认真践行“三严三实、两学一做”要求。立足察民情、解民忧、促民生,带头深入村社开展走访,亲自参与调处矛盾纠纷39起,协调救助困难群众42户,联系帮扶贫困户、孤儿、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31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