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水:吴氏祠群众脱贫后的日子越过越美好

05-18 15:32  

结对帮扶助脱贫

陈保国一家居住在广水市陈巷镇吴氏祠村内,因独子陈召在工厂打工不幸致残,被纳入贫困对象行列,一家仅靠老陈与妻子务农和养猪维持生计。2016年,广水市扶贫办成立精准扶贫工作小组,在市交通局的“一对一”帮扶和镇、村干部的帮助下,陈保国家成功脱贫,并有了全家赖以生存的养殖产业。

养猪场内的两头母猪

走上养殖致富路 “一户一策”助脱贫

“我没有养猪之前就是靠务农为生,仅有一点养猪技术,但是没有资金来源买猪苗买饲料,想靠养猪脱贫,难啊。”陈保国回忆起脱贫前的日子,脸上露出些微的愁容。2016年,结对帮扶小组来到陈保国家,在了解陈保国拥有养猪技术,并实地查看了场地和仅有的几头猪后。帮扶干部与村干部立马因人施策,按“一户一策”扶持方案,分户精准实施产业入户项目,帮助老陈一家扩猪棚、买饲料、学技术,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陈召养殖场便在原有规模上扩大几倍,风风火火地建立起来。

市里成立的扶贫队不仅给老陈带来了脱贫的好产业,更把国家的好政策带给了他,在了解到国家出台的政策可以给贫困户带来专项免息贷款的消息后,老陈便去广水农商行贷了5万块资金,“以前总想多养几头猪,就是没钱,现在有这么好的政策可以享受,真的感谢国家感谢干部们”。老陈边说边看着自家的猪,眼睛里充满了对好日子的憧憬。

陈召养殖场与养鸭塘堰相邻

脱贫路上遇难关 开拓思路助发展

2018年,非洲猪瘟肆虐,老陈的养殖场因为地处村内,栏内的猪还未受波及,但市场价格却一跌再跌。“平时猪贩子收生猪,价格可以卖6块多1斤,猪瘟来了4块1斤就给卖了”陈保国说道。猪瘟爆发的这一年正是老陈养殖规模最大的一年,这给老陈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但他并没有放弃对脱贫的希望。

“光靠国家政策和干部们帮也不行啊,我自己也要想点办法主动脱贫”。陈召养殖场地处山坡上,山坡下就是一片塘堰,拥有得天独厚的养鸭环境,老陈把养鸭的想法告诉干部们,得到帮扶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大力支持,主动帮助老陈一家在猪场边建起鸭棚、鸡棚,就这样,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意志力熬过了养殖场的寒冬,还给老陈家增加了新的致富项目。

站在自家养殖场前的陈保国



脱贫生活展笑颜 勤劳致富奔小康

2020年,陈保国一家主动脱贫,靠养殖走出了贫困户的行列。他在脱贫路上还有一段小插曲,村干部吴江华对记者说道“老陈一开始对脱贫有些顾虑,他怕脱贫之后,无息贷款就不能享受了,我们跟他讲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的具体措施,老陈才放心脱贫出列”果然,脱贫之后,老陈依然可以在农商行贷到款,原先的驻村扶贫队隔三差五地便回来查看养殖场的情况,并询问他的近况,使他在脱贫之后更加安心的开展自家的养殖产业。

陈保国看着猪栏里的两只母猪,主动对记者说:“这个月马上就有配种的公猪来了,一头母猪起码可以下八九只小猪崽,猪养多了,生活更有更有希望”。

在提到对今后的生活有怎样的愿景时,他站在自家的养殖场前,朴实的笑道:“希望猪场的规模再扩大一点,我家的生活越过越好,越过越红火”。


(通讯员:董智华 胡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