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广水街道办事处在实施乡村振兴工作中,坚持党建引领、规划先行、示范带动,坚持农民主体、久久为功,实施“红色头雁”“改造提升”“一村一品”“三乡工程”“接力工程”等五大工程,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持续发展动力,推动“输血”脱贫向“造血”致富转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同期声】广水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 方国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后“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广水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将坚决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依托各村资源禀赋,增强持续发展动力,推动“输血”脱贫向“造血”致富转变,力促广办所辖的8个近郊村能够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发展,走在前列。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实施“红色头雁”工程,着力选优配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广办之前基础较差、发展较落后的驼子村、土门村,2018年换届调整村党支部书记后,短短两三年均由后进村变为先进村。一个人带强了一个班子,一个班子改变了一个村。根据这两个村的经验,今年换届,我们将拓宽渠道,在各村复退军人、回乡大学生中“选”、在创业先富能人中“引”、在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中“派”、在退休人士中“聘”等多种方法,选配一批政治素质好、文化水平高、工作责任心强的能人担任党组织书记。
二是坚持规划先行,实施“改造提升”工程,着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推进乡村宜居宜业。2021年重点对107国道沿线松林、双岗、陡坡、驼子4个村进行连片改造提升。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资200万元打造6.7公里“四好农村路”,投资100万元修建3公里的农村污水管网,投资100万元打造绿化亮化工程,安装路灯200余盏,种植树木3万余株。加大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力度,投资100万元建设500亩节水灌溉工程。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投资200万元整治塘堰、沟渠,治理黑臭水体。持续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造提升陡坡、松林、双岗文体广场,全面推进107国道、广驼线沿线村湾房前屋后“三园建设”,推动美丽乡村向纵深发展。
三是坚持示范带动,实施“一村一品”工程,着力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进农民富裕富足。近几年,广水街道办事处通过清理集体“三资”、建设产业基地、发展光伏产业、组建农机作业队、实施税收奖返等举措,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上进行了积极探索,2020年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均突破5万元,其中两个村达到30万元。下一步要重点围绕旅游大道、广悟大道、107国道,打造“三大产业示范带”。一是围绕中华山旅游景区建设,新建中华山景区停车场,实现智能化配套,打造土门、铁板桥、南山生态旅游休闲带;二是围绕广悟大道、107国道生态走廊建设,发展苗木、花卉、林果等绿色产业,打造生态绿色产业带;三是依托驼子村大棚蔬菜基地,集中打造驼子片区万亩有机蔬菜示范带。
四是坚持农民主体,实施“三乡工程”,着力引导“小农经济”转变为“产业经济”,推进农业高质高效。以"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为抓手,选树土门村中华山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驼子村杰宏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等一批先进典型,围绕“公司+基地+农户”培育产业龙头,破除小农经济发展积弊,打造多种形式的产业发展模式。率先在发展较好的驼子村组建人民公司,带动其他村社区依托自身优势,流转土地,进行专业化运作、规模化经营。
五是坚持久久为功,实施“接力工程”,争当全市街道经济高质量发展“小老虎”。乡村振兴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久久为功,从容推进。广水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将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强化城乡统筹,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广办争创随州首强、全省五十强,争当全市街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小老虎”。
融媒体记者:杨辉
实习编辑:毛貌
审 核:李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