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斗转星移,人们对英雄前辈的敬仰,从未改变。七十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以无谓生死的献身精神,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在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记者采访了94岁高龄的老兵黄德发,去聆听发生在70年前的英雄故事,共同致敬那场不能忘却的伟大胜利。
记者在骆店镇天堡村见到黄德发的时候,他正坐在客厅里看电视。眼前这位94岁和蔼可亲的老人家,很难想象他曾历经了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名九死一生的老战士。黄德发于1949年12月16日入伍,1952年抗美援朝出国作战。1953年12月14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受到多次嘉奖。1956年4月20日在西藏军分区部队退役,回到家乡广水市。
在国家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时,黄德发老人忍不住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他用布满皱纹的双手,温柔地抚摸擦拭着徽章,缓缓地贴在胸口。
【同期声】黄德发:“我在朝鲜当了两年,朝鲜是个冷带地区,那山树都打光了,那炮弹打的就好像推土机推了的,一踩雪很深。
黄德发回忆说,在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中,由于部队白天隐蔽防空,夜行昼伏,即使有粮食也不能生火做饭。所以每个人都自带一周的干粮(炒米粉)。
【同期声】黄德发:“打仗那一天你吃什么,人就要往前冲,跟蚂蚁一样往前冲。把米炒着,背着炒米饿了就吃一点,像吃豆子一样,没有水喝就把雪抓一把放在口里。
回忆起当时的艰苦岁月,黄德发感慨万千。但坚强的志愿军战士,不叫苦、不抱怨,抛洒热血,士气如虹。“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打仗的时候,我们一个劲的向前冲,把敌人压制着打!”回忆起自己参与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经历,黄德发感慨颇多。
【同期声】黄德发:“我们身背八十斤,又是枪、又是子弹、又是手榴弹、又是枪榴弹,又是米、又是铁锹。手榴弹一个人背四颗,子弹三百六十发,步枪三百六十发,卡宾枪一千两百发,一千两百发有二三十斤。”
70年后再回首,黄德发说:“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共和国的国威,打出了志愿军的军威,打出了中国人民的坚强意志。”如今,黄德发仍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能够在战争中打败对手,并且活了下来、还儿孙满堂,我感到很幸福、很知足了。”
【同期声】黄德发孙女:“当年的事爷爷还记忆犹新,时常教导我们要不忘历史,永记于心,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让我们一定要珍惜,继承和发扬抗美援朝的精神,为祖国建设好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看到抗美援朝精神得以薪火相传,已成为包括黄德发在内无数个志愿军老兵的衷心愿望。今日的我们,不忘先辈的付出,讲述志愿军将士的人生故事,让“最可爱的人”永远活在国家和民族的记忆中,像红色基因一样代代相传。
融媒体记者:周苗 李维航 杨辉
责任编辑:王译萱
审 核:李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