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广水市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有一群驻村干部,他们牢记初心、不忘使命,勇挑重担、甘于逆行,把希望的种子撒进田野,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大地,让驻点村翻天覆地焕然一新,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脚印农家暖民心
——记广水市杨寨镇朱新街村第一书记张勇
“张勇书记工作扎实,朱新街村每个贫困户情况他都了如指掌,不仅档案整理规范,群众满意度也高,是杨寨镇所有村中,我们最放的心的一个!”杨寨镇扶贫办主任方小伟表示。
2018年6月1日,杨寨镇朱新街村代表广水市迎接湖北省扶贫成效年度考核。作为非贫困村工作队队长,张勇临危受命,迅速加强扶贫业务知识学习,协助驻点村取得省考好成绩。按照上级文件规定,非贫困村工作队队长每周在驻点村工作不得少于2天。从2015年9月到2020年4月,张勇同志在驻点村每周工作从未少过3天,从对扶贫业务的一知半解,到对每项政策的心领神会;从朱新街村的客人,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主人。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朱新街村党支部书记因病不能工作,张勇同志勇挑重担,与重点贫困村第一书记一样,肩负起全村抗疫指挥长的责任。在他的号召下,28名志愿者踊跃报名参与,有当地群众、有回乡老板,也有清华大学的在读生……张队长将所有人员分成三组,分别负责卡口驻守、后勤保障、体温测量,他自己除了统筹兼顾外,主要职责是每天挨家挨户测量体温工作,一个口罩就是他的全部武装。
2月9日晚上,贫困户李熙旺之孙突然生病全身抽搐,怎么办?现在到处都是卡口,车子不能出去。李师傅首先想到了张队长,他打通张队长电话说明情况后,张勇迅速用车将孩子送到广水二医院紧急抢救才幸免于难。贫困户的农产品卖不出去,张队长通过各种途径,想办法将他们的白菜、盐菜、蒜苔、鸡蛋、鸭蛋等销售一空。从阴历正月初六到二月二十三近50天的时间里,张队长基本都扎在驻点村,脚磨破了,他全然不知;方便面吃够了,他能克服!全村从武汉返乡人员175人,无1个感染或疑似病例。“只要群众安全了,我付出再多也值得!”张勇同志全身充满了正能量。
4月下旬,根据市里文件精神,张勇同志正式成为朱新街村脱贫攻坚第一书记,每周必须做到“五天四夜”吃住在村里。张书记按照上级要求,认真履行第一书记职责,所有贫困户他走了一遍又一遍,朱家的自来水未安装、李家的房屋要改造、余家的孩子升高中了、叶家的老人生病住了院……他都记得清清楚楚,并将政策宣传到位、协助落实到位,工作日他在村里,周末他也经常在村里加班。
“张书记能到我们村来,真是我们的福气,他对人热心为人低调,我早就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儿子!”86岁的余忠池老人,谈起张勇来滔滔不绝。今年5月,五保户余忠池家中电线全被烧毁,张书记自掏腰包为其购买电线插头等材料,并亲自帮忙安装好。贫困户吴发国一家4口,3人残疾,住危房。2018年5月,张勇劝说吴发国改造住房,可享受危改政策,吴发国因自己无钱配套不想改造,得知情况后,张勇找到吴发国在外做生意的外甥帮忙,他一口应承不仅要帮助舅舅家改房,还要承担所有家俱费用,问题解决了,吴发国也拿到了12500块钱的危改补贴,他们一家对张书记感激不尽。70多岁的贫困户高登峰,是个手艺了得的老篾匠,张书记鼓励他一天编制一件篾器,并承诺以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包销,高登峰不仅精神有了寄托,日子也越过越红火。还有帮助朱朝清老人调解赡养纠纷……一桩桩一件件,都凝聚着张书记对驻点村群众的深情与厚爱。
从2018到2020年,从工作队长到第一书记,张勇同志为驻点村争取各类资金20多万元,整修塘堰4口,新建泵站1座,把安全饮水管网铺设到每家每户,为所有贫困户每年无偿发放价值2万余元秧苗。除发展分户产业外,在保证村集体本金安全的情况下,投入10万元资金到私人专业合作社让贫困户参与分红。下一步,张书记将为驻点村的乡村振兴贡献所能。
“张书记身为高峰寺水库副主任,每月到手工资只有2000多块钱,但他甘于清贫扎根农村,对一般人来说很难做到,他真是党的一面光辉旗帜!”老书记李亚洲说。
通 讯 员:刘秀荣
责任编辑:龚政
审 核:李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