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水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09-25 09:41   广水市发展和改革局  

近日,广水市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获得省委省政府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督查第12督查组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

建设信用平台,完善归集机制。近3年,市政府投入资金45万元建成全市地方公共信用信息数据汇集系统,实现与省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互联互通。推进全市40个职能部门在机构改革、人员转隶、职能调整及省平台升级整合过程中持续保障本节点汇集系统的正常运转和信用数据的及时报送,并深入对接全国统一信用平台一体化建设,对接省政府“放管服”改革与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全市40个行业主管部门、25个地方公共服务部门、17个镇办和工业基地一体化联通连接省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目前,全市共归集各类信用信息数据量突破550万条,继续长期稳居全省县级市第1名,多次受到省信用办通报表扬。广水市连续3年获得国家信用信息中心城市信用状况监测的全国300多个县级市总体信用排位前50名的优异成绩。

加强信用宣传,完善教育机制。市电台《广水新闻特刊》连续2期集中刊载《湖北省社会信用信息管理条例》并印发全市12000余份;市电视台《广水新闻》连续6天播报解读《条例》全文;市政府网站链接“信用广水”和省信用条例,制作“守信光荣、失信可耻”公益专题专栏公益广告3块;市信用办印刷省信用条例和征信业管理条例3000余册用于信用修复培训教育教材,并建立固定大型诚信教育宣传阵地1处,制作发布信用建设政策法规条例展板6个,市直各部门配合中宣部开展“诚信建设万里行”大型主题宣传条幅200余条;“信用广水”网站持续推出全市两届60余名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后台上传上报信用稿件200余篇,网站发布“双公示”“红黑榜”信息500余条,点击访问量突破15万人次。

构建信用体系,完善奖惩机制。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构建信用体系,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推动市场监督管理局定期发布失信市场主体经营异常名录名单。在省市级文明单位评选中对存在严重失信行为的申报单位“一票否决”。在社会重点领域,建立严重失信黑名单和行业禁入制度,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市信用办专项治理政府领域机构失信问题3家。今年上半年市人行征信查询系统成功受理信用报告查询企业226笔、个人3698笔,市法院上传执行管理系统严重失信名单79件,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清理吊销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17户,市信用办推进国家38个联合奖惩备忘录清单落地落细落实,上传信用承诺公开公示238份,督办各部门落实信用修复55条。

强化信用监管,完善考核机制。2018年市政府已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纳入政府综合目标责任考评考核体系,明确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和组织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领域社会信用信息归集、披露、应用及其管理工作”的信用条例规定内容量化2分,纳入政府督查室督促检查、通报考核和督查问责范围。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大对失信企业的抽查频次。探索建立跨部门“随机联查”制度,构建“政府主导、部门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综合监管体系。在行政审批中以信用承诺为基础开展容缺审批,在金融机构推出信用扶贫贷、出口退税贷等信用产品,信用建设助力全市更多小微和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推动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整合3者在社会治理中的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局面,全面降低社会信用成本,让信用成为获取社会利益的准入资格。



通  讯  员:陈君怡

责任编辑:王译萱

审       核:李    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