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广水市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有一群驻村干部,他们牢记初心、不忘使命,勇挑重担、甘于逆行,把希望的种子撒进田野,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大地,让驻点村翻天覆地焕然一新,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我只想为老百姓办点实事”
——记陈巷镇唐氏祠村第一书记程剑锋
10月22日下午5点多,外面飘着小雨,秋天的寒意一阵阵袭来。没发通知,也没打招呼,查看完一个村后,驻村办一行人把车直接开到了陈巷镇唐氏祠村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门口。第一书记程剑锋正在录入核查后的贫困户信息,工作队员冯礼鹏也忙着填写相关表格,屋里热火朝天、暖意融融……
为民解忧
“程书记真是我们的贴心人啦!他事事为我们着想,让我们养殖户有了更大的底气!”贫困户陈兴明对程书记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在程剑锋的鼓励下,从去年开始,他大胆养起了20多亩小龙虾,初试牛刀小赚一笔之后,今年又扩大面积,但今年普遍存在着销路差、价格低的问题,程书记积极帮助联系销路,使陈兴明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2018年5月,跟很多第一书记一样,程剑锋义无反顾背起行囊踏上了扶贫之路。一年多来,程书记走进了唐氏祠村所有贫困户的家中,每到一户,他积极宣传党的惠民政策,详细了解贫困户的生产生活及身体状况,倾听他们的心声,鼓励贫困户坚定信心,并因户制定帮扶措施。
百姓不会忘记:是程书记帮助贫困户张继明和唐齐章到市政务服务中心申办残疾证;是程书记送五保老人陈福友到市一医院就诊,并办好入院手续;是程书记多次到医保局、卫生院帮助贫困户黄永莲办理慢性病手续;是程书记放弃休息日,帮助唐寨山种养殖合作社找来专家,解决鸭苗大量死亡问题……“每次他都用自己的私家车为我们帮忙,从来不收一分钱的油费,连我们家一口水都没喝过。程书记真是个好人啦!”老百姓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
带领驻村工作队走访农户
发展产业
习总书记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发展什么产业怎么发展产业,让贫困户早日摆脱贫困过上小康生活,作为第一书记,这是程剑锋驻村以来,苦思冥想的问题。
为了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克服“等、靠、要”依赖思想,程剑锋结合本村资源,鼓励农户发展特色产业。一年多来,他以合作社为载体,帮助带动30个贫困户发展小龙虾养殖320亩、养鱼500亩、养牛10头、养猪25头、养鸡14000只、养鸭37000只,种植优质水稻500亩,带动贫困户增收达60万元以上,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万元。今年,他又鼓励16个贫困户种植菊花23亩,目前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匡爱国,因残致贫。2019年,程书记帮助申请小额贷款5万元,鼓励他养殖龙虾10余亩、养鸡3000余只,尝到甜头后的匡爱国,近期又买回两头牛准备大干一场。朱爱明,因妻子身患白血病被纳入贫困户范围,在程书记的鼓励下,他去年养鸭5000余只,毛收入6.5万元;今年又养鸭6000余只,行情比去年要好。
现场指导小龙虾养殖户
夯实基础
为了让百姓生产生活更方便,不断完善村级基础设施建设,程剑锋先后为驻点村争取项目和部门资金320余万元,硬化整修清淤塘堰53口、疏浚硬化沟渠1700米、新建泵站8座(其中流动泵站2座),安装太阳能路灯10座,解决181户安全饮水问题。
今年,程剑锋积极向上争取2万元资金,完善村级便民服务大厅设施,为全村接入电信宽带免费使用一年。电通了、水通了、路通了、网通了,老百姓的心也自然通了,唐氏祠村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昔日的贫困村变成了今天的美丽乡村!
现场指导塘堰整治
“我只想为老百姓办点实事!”这是程书记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虽然朴实,却最动听。驻村期间,程剑锋经常自掏腰包看望贫困老人,每年1万元的“第一书记工作经费”他大部分留给村里使用,他把贫困户当亲人,贫困户把他当亲戚。跟许许多多第一书记一样,程剑锋从机关到农村,从与干部打交道到跟农民话桑麻,从满头青丝到霜染两鬓,从平凡到不平凡……他用自己的言行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忠诚与担当!
通 讯 员:刘秀荣
责任编辑:王译萱
审 核:李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