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在市二医院感染病区总能看见一个瘦小的身影,身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穿梭在病区,他步履匆匆,坚毅而果敢,哪里有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最危险,他就会冲向哪里!他就是市二医院“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医务科科长李磊。
【同期声】记者 岳爱莲:“李主任,当时接到这个通知的时候,你的心里是不是有压力,也有那种存在会被感染的这种疑虑呢?”
【同期声】市二医院新冠肺炎救治组副组长、医务科长 李磊:“当时没有想这么多,因为我本身从事的就是这个职业,无论是这样的病人还是其他的病人,我们都是要去积极的治疗,至于说自己会不会被感染的这个问题,没有过多的去考虑。医者仁心,应该要做的,应该要上的。”
作为医院主战场的管理部门,面对千头万绪的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他选择“逆行而上”,率先垂范,与全院的干部职工们连续奋战40多个昼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医务人员的奉献情怀。有付出,就必有收获,我们了解到广水市首例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就是在市二医院治愈出院的。
【同期声】市二医院新冠肺炎救治组副组长、医务科长 李磊:“这个病人来的时间比较早,在年前就已经住进来了,其中印象很深的时候就是正月初二的晚上,大概晚上凌晨两点多钟的样子,这个病人出现了呼吸困难,转为了一个重症,当时我们就在病房里紧急抢救了大概三个多小时,直到这个病人转危为安,我们才松了一口气 ,这个病人说在我们医院是第一例治愈的 ,从这个病人治愈之后啊,我们把他的各种资料,从入院的时候,病情最重的时候,到恢复的时候,这里面的一些检查结果阿,病人症状啊,做了一个对比,这个对比的目的呢,便于我们对下面的病人治疗,总结一些经验,也增加了我们战胜这个疫情,战胜这个疾病的信心。”
疫情初期,医务人员对“新冠肺炎”的认识普遍不足,救治经验缺乏,李磊所在的医务科利用市二医院与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先进的“远程会诊中心”平台,开展远程会诊医疗救治,借力上级医院优势的医疗资源,确保按照诊疗方案的要求,做到了“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同期声】记者 岳爱莲:“在这一个多月的救治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救治上的困难,那么在遇到这些困难的时候,你们怎么克服和解决的呢?”
【同期声】市二医院新冠肺炎救治组副组长、医务科长 李磊:“一个呢,中间最困难的时候,就是我们医务人员比较紧张,大家都很疲劳,连续的战斗在岗位上,当时的物资也不是很充裕,我们医生护士上班都不敢喝水的,甚至就是说最早防护服紧张的时候,我们都是穿着纸尿裤上岗的,后来情况好一点的时候就是江西医疗队来支援,他们给我们支援包括在治疗上,他们三级医院的医生,经验也更丰富一些,这是第一个途径解决,第二个途径解决呢,我们随时跟武汉的王教授,重症呼吸科的王教授电话沟通,因为在治疗经验上面,我还是认为我们湖北武汉的医生还是比较有经验一些,因为他们是最早接触这一类病人的,在这个我们接触的时候,他们已经可能在这个疾病的治疗上,已经参与进去一个多月的时间,所以他们也给了我们很大的一些帮助,第三个呢就是我们碰到危重疑难的治疗效果不好的,我们就会申请一个远程会诊,让专家教授参与这个病人的救治工作。”
疫情期间,在李磊所在的防控小组主导下,发热门诊共接诊670余人次,收治140多人次,组织多学科会诊100多人次,确诊74人次,治愈47人次,治愈率达63.5%。最大限度确保了疫情救治工作科学规范的开展。
【同期声】记者 岳爱莲:“通过这一系列的这种诊疗方案,包括咱们这个医院的患者已经清零了是吧?”
【同期声】市二医院新冠肺炎救治组副组长、医务科长 李磊:“对对对,虽然说是清零了,但是呢,还是不敢松懈,防控的这个压力还是蛮大,特别是普通病人的筛查这一块,还是感觉到压力很大的,在这个新型冠状冠状病毒肺炎的甄别上,作为医院的话要求的比较严。”目前,市二医院新冠肺炎患者已经清零,但李磊一班人的脚步并没有停止,他们依然坚守着在自己的岗位上,继续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