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全民参与的抗击疫情的战“疫”中,广水市伊斯兰教协会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结合民族宗教工作实际,主动当好民族宗教界“正面引导的宣传员、防控一线的守卫员、民族服务的联络员”,此举绘就了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动人画卷。
在他们当中,有一个身影,默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一个社团组织负责人的责任与担当,他就是广水市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李新平。
责任,是在疫情岗位上的坚守
在全市开展抗击疫情工作中,广水市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李新平,自去年腊月二十八日在第一时间主动请缨上一线,到社区担任“宣传员”,义不容辞地冲在了疫情防控“最前线”,腊月三十还在广办中山社区及各宗教活动场所显要位置张贴《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的通告》《关于落实宗教活动场所暂停场所开放、暂停宗教活动、封闭管里的通知》,并严格关闭了清真寺,停止了任何形式的宗教活动和聚会,同时,利用微信平台正面宣传、正确引导开展寺观教堂疫情防控和健康宣传,做好信教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信众的理解和支持,稳住了人心,增强了信心,对落实“双暂停,一延迟”的工作要求及持续对宗教活动场所实行封闭管理,起到了一定作用,避免因人员聚集而引发交叉感染。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对值守的社区居民了如指掌,把牢了出入小区的人员关,同时加强了重点户、重点人员的监测,有效避免了小区内居民出现恐慌现象。在值守期间,无论风雨,他始终坚守在小区卡口严把“四关”:居民出入关、体温测量关、车辆通行关、信息登记关。并积极宣传防疫政策,劝返居民安心宅家。
民宗局领导关心地说:“你有关节炎,每天行程2万多步,往返服务于社区与少数民族群众之间,注意身体,辛苦了!”
李新平却说:“谢谢领导的关心,我虽然不是国家公职人员,但在疫情面前,大家都在行动,我也有责任和义务参与疫情防控阻击战”。
责任,是在大局面前的倾情付出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进一步加强,社区防控实行区块化管理模式。正月初一以来,李新平就下沉到了中山社区当起了“守卫员”,在社区卡口点值守。2月18日,广办阳光星城拉面馆少数民族业主马国强电话向他求助,反映家里的菜吃完了,他放下电话,立马将自己家里的蔬菜和牛肉无偿的捐赠给他。地处闹市的广办中山广场兰卅拉面业主马家荣租住门店较小,按疫情防控要求居家隔离,一家人生活在密不通风的店里,环境极差,李新平了解情况后,主动为他们解决问题,积极协调附近宾馆,自掏腰包2000元给他们临时租住三个月过渡期。
“谢谢!真的太感谢你了!你真是我们少数民族的热心人,是我们伊斯兰教的好会长呀!”兰卅拉面业主马家荣连声道谢,为这场紧张的疫情防控绘就了一幅守望相助、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动人画卷。
责任,是为民服务的默默奉献
为减少人员出入,李新平自觉担当起了“联络员”,主动上门为少数民族群众、留守老人家庭当起了义务“采购员”、代为销货的“销售员”。中山街社区地处广办比较繁华地段,人口比较集中,部分居民电话、微信购物的也较多,他主动担起了货物的代收、代送和代销服务。2月至3月期间,共接到应办城、十里、广办等镇(办)6位流动穆斯林拉面馆业主求助电话,由于疫情突然爆发,年前拉面馆备货储备鸡蛋等食材过多,库存量大,又不能久放,为减少损失,请求帮助解决库存货物。李新平了解情况后,便迅速反映给相关部门及镇(办)并与所在的社区进行沟通联系,问题很快得到解决,截止目前,共帮助7位少数民族经商户销售了近6000个鸡蛋及400包牛、羊肉水饺,将群众经济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解决了少数民族群众的后顾之忧。
“虽然自己是一名社团工作人员,但是,我坚决做到疫情不退,坚守不止,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既要守好社区卡口,把好人员出入关,更要贴心为居民及少数民族群众服好务,才能让他们安心居家,为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贡献自己一份力量。”市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李新平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