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忠诚与奉献 构筑守护人民的安全线

02-20 15:30  

在长岭镇柳堤街村疫情防控一线上,有这样一群人,平时我们亲热的称呼他们为最可爱的人,而当危险来临时,他们会成为最可靠的人,为我们筑起坚不可摧的“堡垒”。

——军人只会迎难而上,绝无后退

孙伟是一名刚刚退伍的特警,94年出生的他看起来异常沉稳。疫情刚开始,孙伟就积极请战支援武汉,多次拨打市长热线希望能办理通行证明,“当时就特别想去做点什么,没想其他的”孙伟说。但是由于去武汉的道路封锁,他的计划落空了。于是他再次联系上柳堤街村村委会,成为一名在家乡抗击疫情的志愿者,主要负责卡口维护和辖区内宣传及物资、药品的派送。

这些天,孙伟走访居民,仔细摸排监测居民情况,几乎走遍了柳堤街村各个角落,孙伟表示从未这么仔细“看”过家乡。而最让孙伟开心的是居民对疫情清醒的认识,“大家都很支持这个工作,非常配合登记和监测体温,卡口出入车辆的秩序非常好,我们的辛苦非常有效,非常值得”。

——叫我白拿工资在家里待着,我不安心

孩子刚刚3岁的徐明成,是一名居住在柳堤街村的现役士官,主要负责柳堤街村的卡口出入登记、辖区内的物资、药品的派送。疫情刚开始时,他当仁不让、坚决请缨,第一时间向居委会申请做志愿者。村书记与他非常熟悉,知道他的父亲在十堰接受手术治疗,家里只有母亲妻子,于是想照顾一下他,徐明成却说,部队发他的工资,即使暂时无法返回部队,他也应该工作。徐明成的妻子是一名小学老师,非常支持丈夫的决定,也向学生家长宣传抗疫防疫知识,她叮嘱徐明成“我们很长时间见不了面,家里不用担心,做好自己的事,要好好吃饭,多穿点衣服”。

徐明成有一双特别能“发现问题”的眼睛。我们见到徐明成时已近午餐时间,他还在修补一个道口的护栏网,这是他在巡逻途中刚刚发现的“漏洞”。这样的事情其实很多很多,在一次巡逻中,徐明成发现一名老人独自在路上行走,他及时上前制止,询问后才知道,老人是因为家中无菜蔬,自己又不会使用微信,孙子还太小,这才出门想买点菜。得知这一情况,徐明成将老人安全送回家中,联系村中菜蔬派送人员,为老人开辟了买菜绿色通道,彻底解决了老人遇到的困难

——我无所谓,物资应该紧着医护人员,他们比我更接近危险

22岁的现役军人志愿者周东明在面对一线物资匮乏的情况下这样说。因为电脑操作好,他负责柳堤街村的网格工作和设卡巡逻以及全村的物资药品的派送。“我没结婚,没牵挂”周东明说这话的时候带着少年人的羞涩。抗击疫情期间,周东明主动上门为独居老人服务,虽然戴了口罩,也随时用酒精消毒,但有些居民还是会担心他,“你怎么不戴护目镜,不穿防护服呢?多危险呀。”周东明表示,他都特别注意减少与居民的近距离接触,手接触过的物品都会喷洒酒精消毒。“护目镜和防护服都是紧缺物资,应该给医护人员,我身体好!”每天超过16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即使居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周东明也已经大半个月没有见到家人,“再苦再累我也不怕,我们的努力都是为了战胜疫情……就是一个人吃饭挺孤独的。”

他们是广大志愿者中的一个个缩影,疫情防控期间,这些志愿者们,不仅扮演着宣传员、检测员、统计员的角色,还当上了“服务员”“快递员”。坚守在关键岗位、奔走在大街小巷、敲响万户家门,他们就像太阳一样,用真情和无畏,用忠诚和奉献,温暖着人心,为人民群众带去勇气和信心,筑牢了抗击疫情的“安全防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