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初探处女星

11-19 10:36  

在池淼的指引下,追日号穿梭于宇宙高速公路——虫洞——之间,很快便告别太阳系,离开银河系,进入浩瀚的河外星系。

尽管身处宇宙,时间、空间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有时太阳——无数的恒星——从各个方向升起,又落下,有时便只是在漆黑一团中进发,但追日号还是按照地球人类的生物钟,设置了24小时作息制,“白天”开灯工作,“晚上”熄灯就寝,队员轮流值班,不死鸟除了充电,全天坚持值守。没有情况,飞船就启动自动飞行模式。

这天上午,黎萨打开电视墙,出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一个美丽的星球:郁郁葱葱的森林,浩荡奔腾的河流,巍峨高峻的群山,一望无际的平原······

“妈呀!回到地球老家了?”鱼腥草大惊小叫道。队员们也疑惑的看着黎萨。

黎萨微微一笑:“这不是地球,是处女星,是我们任务的第一站。我们将前往处女星寻找‘白色厵石’。”

“什么是‘厵石’?”鱼腥草大着胆子问。

黎萨沉吟了一会儿:“厵石,怎么形容呢 ?其实厵石不一定是石质,它可能是一朵花、一片叶,甚至是动物的某种组织器官。据传说,宇宙大爆炸时最初一瞬间喷射出无数厵元素,在漫长的岁月里,这些厵元素中的绝大多数互相结合变异,或与茫茫空域中的其它因子产生反应,从而形成各种物质,进而逐渐构成今天的浩瀚宇宙。剩下的极少数厵元素因不可知的原因,成为茫茫空域中的“独行侠”,这些“独行侠”在宇宙各处自由漫步,在奇异的机缘中被一些物质所吸收,但仍保持着厵元素的独立性。这些含有独立厵元素的物质就是厵石,它拥有宇宙原始奇点的许多神秘特性,是宇宙荒漠中的‘灵芝仙草’,可遇而不可求。”

“那您怎么知道处女星上有白色厵石?”鱼腥草继续问。

黎萨剜了他一眼:“就你话多,看视频!”

鱼腥草伸伸舌头,老老实实的继续看视频。

随着画面转换,解说词把苏族对处女星的探索结果一一道来:处女星是一颗类地行星,大约形成于26亿年前,相对于宇宙137亿岁的年龄,处女星恰如一个妙龄少女。根据图像分析,处女星已初步具备地球蛮荒时代的特征,有大气层、磁场,有液态水,但二氧化碳浓度偏高,昼夜温差大,白天气温达60度,目前尚不适宜人类居住,但略作改造后便可成为人类移民的首选。生物种类不详,尚未发现有类人生物活动的迹象。

黎萨关掉电视墙:“根据处女星上有植物、河流等诸多特征,科学家推测处女星上应该有氧气等生命存活的必备条件;但正因为她是一颗处于原始状态的行星,所以上面极有可能存在我们所不知的各种危险。下面由池淼中尉介绍一下苏族对处女星的了解情况。”

池淼站了起来:“根据我族传说,处女星在宇宙的诸多行星中显得很特别。从表象上看,她应该早就有人类涉足,因为她的宜居条件很好,也确实曾有数个星球的人类试图移民处女星。”

说到这里,池淼看了一下大家,“但是他们很快就撤离了,据说他们遭到一种神秘力量的驱赶,那个神秘的力量一再暗示他们,处女星是所有人类最后的希望,但不是家园。”

刘光子失望的说:“那我们岂不成了不受欢迎的人?那个神秘的力量会不会对付我们?”

池淼肯定的说:“不会,因为我们是为了拯救地球和地球人类,而不是为了殖民这个星球。我只能说到这里。总之,我们苏族要求我们来到这里寻找厵石,一定有充足的理由和极大的把握。再说一下寻找线索,处女星上最高大的山叫石母山,白色厵石就在石母山的某处。”

张天一表情怪怪的:“既然处女星的形成时间距宇宙大爆炸那么遥远,它上面怎么会出现宇宙厵石?还有,你们苏族是不是曾经向处女星移民?”

池淼面无表情的回答:“智商很高。给你一句忠告:好奇害死猫!”

鱼腥草心说,这女人的脸怎么跟书一样,说翻就翻啊!不行,我得撒点胡椒面。他一本正经求教池淼:

“处女星上有处女吗?”

池淼瞪了他一眼:“有处女龙,专吃鱼腥草!”

鱼腥草吐着舌头,两眼上翻,做了个鬼脸。大家笑了起来。

黎萨总结道:“基本情况就是这些。大家抓紧时间整理装备,我们明天登上处女星。”

第一缕曙光照进追日号的舷窗里时,队员们醒了。鱼腥草第一个扑到舷窗边,才看了一眼就大呼小叫:“妈呀,太阳开会!一个、二个、三个······有九个太阳!有九个太阳!”

大家以为鱼腥草又在胡说八道,到舷窗边一看,可不是!九个鲜红的太阳一字排开,从处女星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从高空看下去,处女星被氤氲的蓝色薄雾笼罩着,犹如一个身披轻纱的少女,在晨曦中缓缓睁开慵懒的双眼,突然,少女惊奇的睁大了眼睛,仿佛看见她的王子骑着白马,款款而来——追日号沐浴着金色的朝阳,缓缓降落下来。

此前,追日号已发射了一个生化感应器,确认处女星的大气成分、空气质量基本适合地球人类呼吸,没有发现威胁人类健康的微生物,所以探险队没有穿上笨重的太空作业服,只是穿着轻便的宇航服,放心地踏上了处女星坚实的土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队员们一时似乎醉了,轻一脚浅一脚地奔跑着,大叫着,就像在大海上长期漂泊的水手忽然来到了陆地上一样。

虽然看上去星球上到处都是一派安宁祥和的景象,黎萨和池淼商量后,还是决定带上轻武器。不死鸟体壮力不亏,一支自动步枪,一把大砍刀,开路的干活;卢平安,一具射速达6000发 /分钟的“金属风暴”,居中前后策应;刘光子,一支激光枪,担任后卫,同时负责远距离目标;其他队员人手一支自卫手枪,走在队伍的中间。全体队员根据身体状况,分别携带食物、登山装备和金属风暴的备用弹药等物资。杨凤明依然提着那个从不离身的金属箱。

激光测距表明,石母山的直线距离为70余千米,中间是一段平原和几座稍小的山。开始一段路是平地,花草上的晨露还没有蒸发干,大家走的很轻松,旅游似的边走边欣赏周围美丽的景色。草丛中不时窜出一些长相奇特的小动物,引得大家一阵咋咋呼呼。

半个小时后,到了山脚,大家开始爬山。路自然是没有的,处于原始状态的山林非常难走,高耸的大树枝繁叶茂,只在枝叶间漏下点滴阳光;地面是不知蓄积了多少年的枯枝败叶,足有一尺多厚,脚一踩上去就深深地陷了下去,加上灌木、荆棘丛生,不是刮着手、脸,就是绊了腿、脚。年纪最大的张天一教授很快便抽起了“风箱”,其他队员也没了谈天说地的闲心,一边保持警戒,一边披荆斩棘,奋力向前。

经过长期太空生活的人都知道,因为没有地心引力和缺乏经常性锻炼,人体肌肉会逐渐变得松弛无力,队员们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好不容易到了山顶,张天一教授和鱼腥草就一屁股瘫坐在地上。黎萨见状让大家卸下装备,原地休息。

天上有天,山上有山。说是山顶,其实这座山的山顶却是上一座山的山脚。休整了20分钟,黎萨命令探险队出发。这座山比下面的山树更大,林更密,几乎不见天日,黎萨似乎感觉有点不对劲,究竟哪里不对劲却又说不上来。过了一会,他才体会出,这座山太······安静了,周围没有一丝声响,有一种阴气森森的气氛。他看了一眼池淼,池淼不知什么时候已紧挨在他身边,显然她也有同感。黎萨作了一个手势,队员们都轻轻拿起武器,打开保险,加强戒备。

“有情况!”池淼低声道。黎萨也早就感觉到密林中似乎有一双双阴鸷的眼睛在窥探,但仔细观察却又无所发现。于是示意大家放慢脚步,谨慎前行。

突然队伍后面传来一阵骚动,大家回头一看,担任后卫的刘光子不见了踪迹,只见到灌木丛在剧烈摇动,并迅速向远方而去。

(本章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