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水市始终紧扣“种、养、加、工、融”,将产业发展作为主引擎,不断推动香菇、猕猴桃、王鸽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通过“市场主体+贫困户”模式,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让他们依托产业发展实现增收,自主脱贫。
围绕“种”,鼓励支持“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发展油茶17万亩、蔬菜21万亩、茶叶3.1万亩、红栀子8000亩、红心猕猴桃5000亩。围绕“养”,瞄准小龙虾、王鸽特色板块,打造以十里、城郊等区域为重点的王鸽养殖基地,带动近百农户,年产值超过2亿元,以骆店、太平等区域为重点的小龙虾产业基地,规模突破2万亩,本土产供销一体化初具规模。围绕“加”,实施“四个一批”工程,打造了十里农产品加工园、蔡河现代农业产业园。围绕“工”,依托大自然、金悦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带动贫困户就地就近务工。围绕“融”,依托十里、广办、杨寨三大百亿园区,引导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到企业打工就业,让他们融入城区变成“工薪族”。
据了解,在脱贫攻坚中,我市紧扣“五字诀”,因村制宜、因户施策,量身制定产业帮扶措施,实现了每个镇办有1个以上规模效益型产业、每个贫困村有1个以上产业链品类、每个贫困户有1个稳定增收渠道。目前,我市已累计出列23个村,脱贫39025人,全市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9.1%降低至4.2%。
(通讯员 卢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