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东西长得真好。”10月15日,湖北传奇园艺公司泉水村多肉植物种植基地里,几名村民正在查看多肉植物的长势情况。据了解,该公司在广水共建有7处多肉植物基地,吸纳贫困人口30余人就业,年销售收入突破亿元。
广水属鄂北岗地,为插花贫困县市。全市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1629人,动态调整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0682人。近年来,我市按照“六个精准”要求,以攻坚拔寨、决战决胜的勇气,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很大成效。
精准施策治“穷病”
9月17日,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广水市长岭镇吕家冲村的秦海同学重回课堂。
9月初,该村驻村工作队发现,本该读初三的秦海辍学在家。经询问得知,秦海的家庭是组合家庭,家中劳动力缺乏,条件比较困难。为了让孩子重返校园,工作队多次入户做秦海及其父母思想工作。同时向长岭镇中心学校争取优惠政策。最终,学校同意免除秦海的书费、餐费和住宿费,村委会也决定给予秦海每月100元的交通和文具补贴。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近年来,我市坚持开展希望工程、金秋助学、关爱女孩等政府性助学活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4万块1瓶,我病了3年,吃了3年,为了买药,房子没了,家人也拖垮了……”7月5日,《我不是药神》这部医药相关的电影上映,引起“看病贵、吃药难”等话题的广泛热议。在广水,这个话题却鲜有人提及。
去年11月9日,广水市举行精准扶贫医疗补充保险签约仪式,广水市政府扶贫办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水支公司正式签约,把我市2017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精准扶贫救助对象大病补充医疗保险范围。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健康扶贫作为关键之举,认真落实健康扶贫政策,更加突出大病医疗救助。筹资843万元为贫困人口购买大病保险,出资1295万元为贫困人口购买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合规医疗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报销、大病补充医疗保险赔付和医疗救助后达到“两个确保”,即确保综合报销比达到90%,最高可报销60万元;确保个人年度自负费用控制在5000元以内,构建了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大病救助“四位一体”医疗保障体系。截止今年年初,638人次享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共赔付59.5万元。
产业扶贫摘“穷帽”
“今年稻、虾综合收入在15万元以上!”9月23日,正在稻田养殖沟边察看小龙虾种虾生长情况的宋三平乐滋滋地说道。
宋三平是广水市长岭镇锣鼓田村贫困户,在市、镇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他利用自有和流转的50亩稻田,发展“稻虾共作”,今年喜获丰收。“平均亩产稻谷500多公斤,小龙虾100多公斤,亩平收益3000多元!”
近年来,广水市制定农业、畜牧、水产产业扶贫方案,调动贫困户积极性,引导市场主体参与。重点支持发展油茶、蔬菜、水产、茶叶、林果、多肉植物、畜禽、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带动全市发展“稻虾共作”面积5万多亩、油茶17万亩、蔬菜21万亩、茶叶3.1万亩、红栀子8000亩、红心猕猴桃5000亩。
广水市关庙镇铁城村香菇种植合作社在扶贫过程中,不仅为贫困户提供技术支持,还承诺包销产品,引导贫困户发展香菇种植。2016年,该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50万元,将净收益30万元平均分配给77个贫困户,户均增收3900元,极大激发了贫困户参与香菇种植积极性。到今年年初,该村拥有香菇大棚400个,建成大棚场地、冷库、烤箱和烤房等基础设施,实现“自制菌棒”,已带动三合、天子、双峰、尖山、笔山等周边村贫困户开展香菇种植。
在鼓励当地贫困户通过农业种植、畜牧、水产养殖脱贫的同时,当地政府还积极号召企业参与其中。
湖北鑫昇生态种养殖有限公司在我市城郊街道办事处油榨桥村流转稻田500亩,发展“稻虾共作”,吸纳贫困户28户、82人参与种养;湖北金悦公司免费为贫困户提供甘薯种苗和技术指导,实行订单收购,每亩可收益2500元左右,带动农户1万户,其中贫困户300户;天耕公司流转东周、东红土地1600亩,建设红栀子基地,吸纳8个贫困户入股分红、12户就近务工;中粮集团投资10亿元建5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其中第一期33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已经建成,带动全市生猪年出栏75万头。
精神扶贫拔“穷根”
“搞了‘双承诺双跟踪’活动,我们老两口终于不用愁孙女秋季大学开学的学费了!”广水市吴店镇王子店村的贫困户吴大付感慨道。
“双承诺双跟踪”活动,是广水市吴店镇王子店村今年开展的一项重要创新活动。所谓“双承诺双跟踪”是指贫困户每年初向驻村工作队、村“两委”作出本年度发展目标承诺,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因户施策向贫困户作出帮扶承诺,并在年中不定期对贫困户目标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促和帮扶服务,年终跟踪评估贫困户本年度发展绩效。
王子店村第一书记周军委走访群众时发现,有些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感恩,没有脱贫信心。“像以往一样直接给村民送钱送物,只能解决临时困难。一旦扶贫工作结束,他们就会返贫。”
“农村精准扶贫,不仅仅只是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等物质扶贫,最重要的是精神扶贫。” 陈家凯曾是王子店村扶贫干部最头疼的一个贫困户。他家里穷,没有脱贫的路子,本人也破罐破摔,整天在茶馆里打牌。于是,村“两委”按照“双承诺双跟踪”活动要求与陈嘉凯签订了承诺协议。但没过多久,陈家凯好赌好玩的老毛病又犯了,频频出现在麻将桌上。
扶贫干部们意识到,仅有一纸承诺是不够的,只有坚决持续地进行跟踪督促,才能将他从麻将桌上拉下来,再加上跟踪服务,才能把他送到脱贫路上。
“我一定兑现我的承诺,按照共同制定的致富目标实现脱贫。中不中,看行动。”陈家凯在周军委和村干部持续的跟踪服务中坚定了脱贫的决心。
目前,该村贫困户制定发展目标、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给予帮扶两个承诺已经完成,正在开展跟踪督促和帮扶服务中。
据了解,我市贫困发生率已由2014年的9.1%降低至4.2%。
(通讯员 彭晓华、刘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