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杨涟勤廉精神 打造勤廉文化纪念馆

09-11 11:05  

近日,市杨涟勤廉文化研究会组织会员时隔三年再赴江苏无锡、苏州等地,探寻杨涟勤廉文化精神,为我市打造印台山文化生态园杨涟纪念馆收集文史资料,充实勤廉文化内涵。


短短三天时间,研究会会员先后到无锡东林书院、常熟方塔碑刻博物馆、常熟市图书馆、苏州怡园和沧浪亭等林园,查阅文献资料、复制碑刻字画、拍摄馆园布展实貌,并与当地文化名人,史学专家研讨杨廉勤廉文化,为早日建好杨涟纪念馆取“真经”。


江南自古名人辈出,但作为异乡人的杨涟无论是做官还是为人,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常熟县志及无锡东林书院、苏州怡园碑刻上明文记载:杨涟为明代湖广应山人,明代著名谏官,常熟知县,因弹劾魏忠贤24大罪被诬陷,惨死狱中。后平反昭雪,谥号“忠烈”。


杨涟任常熟知县五年,治水患、发展农业、惩贪吏,弘扬正气、建学堂,崇尚文化,后世广为流传。期间杨涟多次到无锡、苏州等地与东林党成员一起研讨文学创作和理政之道。至今,无锡东林书院还保留他的墨宝真迹。苏州怡园碑刻了杨涟等五君子手札书信,沧浪亭把他列为五百名贤祠,特别是常熟市方塔碑刻博物馆详细记录了杨涟槽运皇粮、惩治贪腐、扶贫济困、治理水患、发展农业的从政经历。

研究会成员每到一处,都受到当地文化、纪检等部门的高度重视,他们不仅毫无保留地提供了相关资料,而且还就我市打造杨涟纪念馆提出了宝贵建议。

这次江苏之行收获丰厚,大家表示将把收录的第一手文史和影像资料,融入到杨涟纪念馆建设之中,还原历史,让杨涟勤廉文化精神世代相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