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水市大力推广新型生猪养殖理念,实现养殖污染零排放,用什么样的养殖方式能够达到污染零排放?记者带您去看看。
在广水市杨寨镇代畈村三组代峥嵘的养殖场,记者看到了与以往猪圈不同的地方,猪舍内的地面向两边倾斜,半边地面铺设着漏粪板,生猪饮水的地方是在墙上的三个水龙头。在猪舍外搭起了一个供猪粪便发酵的大棚,这些都是养殖污染零排放的秘密所在,它们综合在一起被称为“异位发酵床”。
同期声:广水市畜牧局局长 冯曙光
建了异位发酵床之后没有任何的污水的排放,并且还没有气味,周围的老百姓对猪场反响很好,减少投入、减少人工、减少生产成本,特别是在后期管理上省工省时省成本,这对他来说效益上是提高了。
处理猪粪的大棚是环保的关键所在,在大棚里与粪污混合在一起的是稻谷壳、锯末和菌种,这种通过发酵后的肥料十分抢手能够卖到300多块一吨。
同期声:市农业局副局长 畜牧局局长 胡建鄂
原来人工解决粪便的问题相当难,这基本上是两年才清理一次,一天进行一次翻耙,加入了菌种,直接清理的时候装袋成有机肥,对接农田进行种植生态循环,这是我们主推的一种模式。
异位发酵床采取了科学的猪舍设计,包含清污分离、雨污分离、密封粪污收集池和粪污降解床等主要部分。目前广水市已经发展了76家这种养殖模式的小型猪场,每家养殖场能够年出栏1600头到2000头左右,全市也将扩大这种环保模式的养殖。
同期声:市农业局副局长 畜牧局局长 胡建鄂
目前随州,广水率先,它是做了76家,包括我们随县、高新区、曾都也都在积极行动,现在规划的有几十家。
(记者 郑伟 编辑 曾艳)